□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战海峰 文/图
□ 通讯员 梅现合
在工作、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找谁帮忙?对于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道居民来说,在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各社区、街道商会等,都可以寻求到专业服务。
近年来,龙山街道按照源头防范、多元化解的要求,大力开展品牌化调解工作室建设,打造了“和为贵”工作室、四方调解室、“渝事好商量”委员工作室以及商事纠纷调解室,把调解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扎实的举措中不断提升。
“和为贵”用法用情做调解
在龙山街道,说起陈和初与他的“和为贵”工作室,很多居民都不陌生,调解辖区发生的矛盾纠纷,这个工作室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前不久,这家工作室里传来阵阵争吵声以及劝解声,陈和初正为居民文某和赵某调解一起纠纷。
文某和赵某是上下楼邻居,之前,楼下赵某装修时给自家露台安装了一个玻璃雨阳棚。楼上文某认为这是违法建筑,搭建后会引起光污染以及垃圾污染,影响自身居住,理应拆除。赵某却认为,雨阳棚搭在自家露台,不需要别人同意。双方争执不下,文某一纸诉状告到法院,法院便委托街道进行诉前调解。
图为龙山街道商会工作人员走访辖区企业,提供法律“问诊”。
接到调解申请后,陈和初与调解小组的调解员们立即忙碌起来,先是到现场调查,根据双方诉求焦点,联系、协调职能部门确认该建筑是否属于违法建筑,得到结论后再组织双方调解。调解员法理情并用,最终促使文某和赵某达成一致意见:仅保留阳光棚玻璃及支架,赵某应将玻璃面贴膜并定期清理棚上垃圾。这场纠纷就此解决。
作为一名退休法官,从2016年与龙山调解服务结缘以来,陈和初就没有离开过岗位,从社区到街道,虽然办公地点几经变更,但他“用法解疑惑、用情做调解”的初心从未变过。“和为贵”工作室自成立以来,陈和初已经参与调解并解决矛盾纠纷180余起,他和他的工作室成为龙山街道乃至重庆地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一块金字招牌。
“四方调解”就地解决纠纷
“多亏他们帮忙调解,要不然这个修了一半的消防管网怎么办哟……”走进龙山街道松牌路社区,居民们说起社区里的“四方调解室”,纷纷竖起大拇指。
去年以来,龙山街道在松牌路社区试点,构建起一个融合民警法官、专业人士、党员代表、街道社区人员共同参与的调解化解机制,致力于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网格当中。因为正好有四方力量参与,于是就起名为“四方调解室”。
上述工程合同纠纷,发生在“四方调解室”成立不久之后。当时,社区接到居民反映,说正在施工的小区消防管网改造工程因为与施工方出现款项异议无法达成一致,工程修到一半便无法继续下去了。
图为“和为贵”工作室负责人陈和初(左一)现场了解纠纷情况。
消防安全刻不容缓。松牌路社区将这一纠纷提交到刚成立的“四方调解室”。通过梳理矛盾争议点,邀请专业机构对小区消防管网展开专业检测,编制消防隐患整改项目预算报告书等,在接下来的现场协调中,各方立足自身优势,从原合同条款法律解析、消防安全相关规定、消防管网整改重要性等多个点位出发,最后终于确定解决方案。随后,短短一个月时间,小区的消防管网隐患整改工程全部完成,并由消防部门验收通过,一场耗时半年的纠纷了结。
自成立以来,“四方调解室”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8件,调解成功率达到100%。龙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基础上,他们打算把“四方调解室”推广到各个社区,使之与社区调解室、街道“和为贵”工作室形成呼应,实现龙山街道社会调解全覆盖。
“渝事好商量”重在事前防范
无论是“和为贵”工作室还是“四方调解室”,处理的纠纷大多数是“事后调解”。如何通过“事前防范”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龙山街道也在积极行动,“渝事好商量”委员工作室、商事纠纷调解室由此应运而生。
这两个调解品牌是由龙山街道平安办联动区政协龙山街道委员联系小组、龙山街道商会共同打造。其中,“渝事好商量”委员工作室将基层调解和基层协商加以融合,把具有专业优势、智力优势的政协委员纳入街道调解咨询服务专家库,为辖区一些民生问题问诊把脉、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2021年,“渝事好商量”工作室委员通过深入各社区,聚焦城市道路建设、市民交通出行、电梯安装、老旧小区智能门禁系统建设等民生热点问题,介入协商、解决问题,将一些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中。
商事纠纷调解室则主要为辖区企业提供服务。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龙山街道商会组织由律师、金融理财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团队,每个月依次走访会员企业,为企业经营进行“风险体检”,支招献策,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同时也把关一些容易产生矛盾纠纷的环节,提前预防,防止更大纠纷发生。这种瞄准“靶心”的做法得到了辖区企业的普遍欢迎。
经过一系列努力,目前龙山街道社会调解工作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护卫企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标签: 龙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