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 > 正文

多措并举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

多措并举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
2022-07-22 08:08:10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连日来,多个省份出现持续高温,各地创新形式——

多措并举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

核心阅读

今年6月以来,我国多地持续遭遇高温天气,许多户外工作者在酷暑中依然坚守岗位。各地真心关爱、创新形式,通过设置休息室、错时作业、加强防暑物资保障和防暑培训等方式保障户外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身体健康。

南京市交管局铁骑中队队员陈麟麟刚从固定岗位换班,准备骑着摩托车去巡逻。记者 姚雪青摄

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各地创新方式、多措并举,为不畏酷暑、坚持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们送去清凉、送去关爱。

江苏——

“遮阳小屋”“冰背心”助力交警应对高温

7月19日中午时分,天气预报显示,江苏南京室外温度达到了34摄氏度,而太阳直晒的赛虹桥立交路面上,体感温度超过50摄氏度。身穿短袖站上一刻钟,记者就汗流浃背、脸上发烫。穿着“金陵铁骑”骑行服,在执勤点指挥交通的南京市交管局机动大队铁骑中队民警尹昊,站在烈日下执勤,更加辛苦。

铁骑队员是特殊的交警工种,被称为“最快双脚”。除了指挥疏导交通,他们还承担着应急救援和快速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职能。由于时刻准备着出发,队员们必须穿戴超过5公斤、带有护膝和护背的荧光色骑行服,里面的速干衣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上午10点42分,一辆小面包车驶来,停在了值守点尹昊的摩托车旁。“来喝口水吧,我替你站一会儿。”车上下来一个人,将一瓶冰镇矿泉水递给尹昊。“这是我们机动大队的副大队长,每天上下午,大队值班干部会开车到每个值守点,给队员们送水。有时是矿泉水,有时是酸梅汤、绿豆汤,解渴又解暑。”尹昊摘下墨镜,抹了把脸上的汗,咕咚咕咚喝上几大口:“爽快啊!”

中午11点,固定岗的半小时轮次值完,同事来接班了,尹昊就骑着摩托车来到高架桥下方的备勤室。备勤室内开着空调,摆放着桌椅,冰箱里有矿泉水和其他冷饮,附近线路上的几位队员已在里面休息。

他们告诉记者,在平峰班组,每个班组有4名队员,1人固定岗执勤,3人驾驶摩托车巡逻,每小时轮换一次、轮流调整;超过34摄氏度的高温天,改为每半小时轮换一次,中午11点到下午2点“固定岗撤岗”,全部人员换成巡逻岗,每人休息的频次和时间都增加了。单位还给每位队员准备了“防暑礼包”,有防晒霜、藿香正气水、清凉喷雾等。

中午12点多,尹昊小组结束了上午的执勤任务,回到交管局。在宿舍洗过澡,换了身干净衣服,尹昊喝完提前准备好的酸梅汤后走进食堂,今天的菜品依然丰富且解暑:蒸鸡翅、鱼香肉丝、青菜、菊叶汤,还有凉面、凉粉……“看到这些菜,胃口也开了。”尹昊说。

记者了解到,江苏各地通过多种方式关怀保障高温下的交警:南通公安交警部门变更勤务模式,通过视频常态巡逻与警车机动巡逻、定点值守相结合,既实时掌握路面情况、提升事故快处和通行保畅能力,还能让民警得到充分休息、储蓄体能;无锡市公安局新吴分局交警大队为交警采购了“冰背心”,并在重要道路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路口支起85座“便民便警遮阳小屋”,既方便等待交通信号灯的过路行人,又为烈日下指挥交通的民警带来凉爽。

重庆——

施工避开高温时段,保障工人安全作业

7月17日上午10时许,在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扩建项目现场,头顶炽热的太阳让人睁不开眼,地面热浪直穿脚底。在施工现场,数十名工人不惧酷暑,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作业。

水壶、标尺和电锯,是木工王先富的随身标配。“我们每天下班后,衣服能拧出许多水来。”王先富说,长衣长袖的他工作一会儿已是满脸汗水,皮肤也被烈日晒得黑红,“出汗多,喝水量也大,我有一个500毫升的水壶,半天要喝两壶。”

据了解,在重庆两江新区建设局和建管中心指导下,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扩建项目按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规定,调整作息时间,采取“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尽量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利用好气温较低的时间段作业。

“还有茶水亭,那里面可舒服了!”上午的工作结束,王先富带着记者走进项目部里面的茶水亭休息区。走进休息区,扑面而来的凉气瞬间赶走炎热,这是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子,三三两两地坐着休息的工人。屋子里全天候开着空调,还常备苦丁茶、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及饮料,工人们可以随用随领。

“早上的上班时间是6点到11点,下午是4点到8点。”王先富告诉记者,工地离家远,他每天中午就到休息区午睡两小时,“睡了午觉起来,再喝碗绿豆汤,下午又是活力满满。”

“来吃西瓜咯,大家都来尝尝,解解暑!”项目负责人王简弘走进休息区吆喝道。听王先富的工友们说,最近项目部还定期给工友发放西瓜等冰镇食物,“在空调屋里吃西瓜,别提多舒服了,吃完之后还能美美地睡一觉,真不错。”

据了解,两江新区重大重点项目多,新区建设局和建管中心全面部署防暑降温工作,推动各项目部通过加强生活措施保障等各项措施,确保高温下施工安全、人员安全。

河北石家庄——

“错时作业”“清凉驿站”让环卫工人消暑纳凉

自7月初以来,河北石家庄市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多日气温达35摄氏度以上,最高时达40摄氏度。

上午10点多,记者在公路边刚站了约10分钟,后背就湿透了。车辆从身边驶过,阵阵热浪席卷而来。而环卫工人要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挑战不小。

临近正午,阳光更盛。石家庄市桥西区环卫大队清扫三股的环卫工人陈开前对记者说:“没事,可以去‘清凉驿站’里解解乏。”

记者跟随陈开前,来到位于街道拐角的一处工作间,上面写着“环卫工人工间休息室”,刚一进门,就感受到空调吹出的阵阵轻柔凉风,人一下子就舒服了不少。

这间休息室长6米,宽3米。地方虽不大,却设施齐全:有上下铺共计两个床位,椅子若干,饮水机、微波炉、小冰箱俱全,药箱上放着刚开了盒的藿香正气水等药品,桌上有遮阳帽、水杯等,还有一大桶新熬制的绿豆汤。

“绿豆汤是环卫大队一早送来的”,陈开前说,“只要气温超过35度,就每天都送绿豆汤,大队还特意调整了作业时间,实行错时作业,中午12点至14点30分,由机械化清扫代替人工作业,让环卫工人避开高温时段。”

陈开前一边说,一边介绍起他的新工装。陈开前说:“你摸摸看我这件新环卫马甲。”记者一摸,果然材质不同,十分轻薄、透气。据桥西区环卫大队大队长杨双东介绍,马甲采用了新材料,环卫工人的穿着感、舒适感大大提升。

听陈开前说,离这间休息室几百米外,还有另一种“清凉驿站”,记者打算也去瞧瞧。一路上,道路上的洒水车来回穿梭。根据桥西区环卫大队的工作安排,气温超35摄氏度时,洒水频率由一天3次改为一天5至6次,给路面降温,改善环卫工人们的工作环境。

没走几分钟,记者就看到了“环卫工人爱心驿站”的牌子。屋内,陈开前的几名工友正在接水、纳凉。

“嚯,您这杯子可真够大的!”记者感叹。环卫工人魏志会说:“可不,这是今年给我们新发的,2000毫升大容量,想喝水随时能喝!”

“除了喝水,还有什么防暑措施?”记者问。“给我们做了防暑培训。除了喝水,还要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感觉头晕、冒虚汗时及时服用。”魏志会说。

记者从石家庄市桥西区获悉,目前全区共建有环卫工人工间休息室26个,以及依托警务站、药店、饭店、银行等场所建设的环卫工人爱心驿站300余座,这些“清凉驿站”让环卫工人们在酷暑之下也能健康、安全地完成作业任务。 (记者 姚雪青 王欣悦 史自强)

标签:

(责任编辑:news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