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 > 正文

新华全媒+丨投递员赵月芳:连续26年传递大山内外的牵挂

新华全媒+丨投递员赵月芳:连续26年传递大山内外的牵挂
2022-07-30 20:08:0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太原7月30日电(记者詹彦、马志异、杨晨光)一场新雨后,山风带着潮湿的水汽吹过大峡谷镇,山间云雾缭绕。陡峭的山峦间,一个肤色黝黑、略显瘦削的山区汉子背着邮包,在山路上缓慢前行。

他叫赵月芳,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山西省壶关县大峡谷镇鹅屋邮政所的一名普通投递员,1996年退伍后进入鹅屋邮政所。

一个人,26年,30多万公里,80多万封邮件,赵月芳行走在群峰交错、山路蜿蜒的太行山间,日复一日传递着大山内外的牵挂。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道岭,每一条沟……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赵月芳在送件途中(2022年7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群山环抱的鹅屋乡过去交通不便,人们下山进城全靠一条山间小路,当地人称之为“猫走的路”。“猫路”有多险?最宽处仅1米多,最窄处不足20厘米。这条长约10公里的山路也是赵月芳取邮件的必经之路。

十年前,赵月芳行走在“猫路”上。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1996年,23岁的乡邮员赵月芳沿着前辈走过的“猫路”启程,担负起鹅屋乡18个行政村、172个自然村的邮件投递工作。

取件时,天刚放亮,赵月芳就要经由“猫路”下山,到山下的桥上乡邮政所取回当天的报纸和信件等,再原路返回鹅屋邮政所分拣邮件,简单吃点便前往鹅屋乡各村进行投递。全乡分成4条路线4天走完,最长的一条邮路往返60多公里,最短的也有30多公里。下雨下雪的季节,山路湿滑,赵月芳回到家通常已是深夜。

十年前,赵月芳行走在“猫路”上。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雪,饿了吃几口馒头,渴了喝几口山泉水,邮路之艰苦,超乎了赵月芳的想象。赵月芳记得,2003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山里下了大雪,白茫茫一片。妻子郭风林劝他别下山了,赵月芳不敢卸下责任,毅然背上邮包拿着木棍出发了。“猫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赵月芳拿着木棍一边探路一边缓慢挪步。走到“猫路”最窄的路段,木棍突然探空,赵月芳失去重心滑了下去,幸好被一棵大树挡住,他才抓住树枝慢慢地爬了上来。他的脸被石头刮伤,身上的衣服也被树枝刮破。

如果只是为了一份收入,赵月芳或许早就坚持不住了。在赵月芳上岗之前,先后有多名乡邮员因为这条邮路村落分散、路途险峻,干了几个月就走了。而赵月芳从接过这份重担开始,就没有放弃过。

十年前,赵月芳在“猫路”上喝水休息。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从小在大山深处长大的赵月芳,深知这里的乡亲们离不开邮路,这是乡亲们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途径。“我把报纸、信件、包裹送给乡亲们,他们都特别高兴。他们热情地给我做面,给我烧水,留我吃饭,我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村民们对乡邮员的情意,让赵月芳感受到工作的价值。

在山区生活的百姓们,不仅离县城远,村与村之间也隔着大山。购买生活用品、购买农资、登记信息、存钱取钱等一度都是摆在村民面前的难题。送件的路上,只要有村民提起,赵月芳总是有求必应。

作为当地唯一的乡邮员,这些年来,赵月芳沿着“猫路”下山取件送件,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摔了多少跟头,但经他手送出的报刊、信件、包裹,没有一份丢失或损坏。

赵月芳拿着自己背烂的邮包(2022年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变化始于2012年,这一年的夏天,全长67公里的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循环公路南线工程竣工通车。旅游循环公路东起壶关县桥上乡,路经鹅屋乡,西至壶关县树掌镇,“村在半空中,路无半步平”的鹅屋百姓迎来了“两脚不沾泥”的新生活。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送件的邮车终于能直接开到鹅屋邮政所,赵月芳再也不用沿着“猫路”下山了,当地邮政部门还为赵月芳配备了新的送件工具——邮政摩托车。

赵月芳骑行在送件的路上(2022年7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大路通了,交通方便了,2021年,鹅屋乡整建制并入大峡谷镇。壮美的山乡风光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前来游玩,不少村民借机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山里的人多了,邮件也更多了,骑着摩托车送件的赵月芳越发忙碌。

“村民们采购东西大多都是通过网络,现在一天的邮件比以前一个月还多。原来邮包里装的多是信件、报刊……现在旅游公路通了,村民们在网上购买吃的、喝的、用的,邮件的种类越来越多。”亲历山乡变化的赵月芳感慨地说。

赵月芳骑行在送件的路上(2022年7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常年奔波在深山里,让1973年出生的赵月芳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许多:皮肤粗糙,手指关节肿大弯曲,患有头疼、眩晕、胃痛等各种病症——这些是大山留给赵月芳的印记。2015年,赵月芳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很是欣慰,这既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把装得满满的邮包放上摩托车,他又要出发了。

赵月芳为村民送件(2022年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太行山风光秀丽,赵月芳却无暇观赏。那个早已褪色的邮包里,装着大山内外的思念。“乡亲们都在等着,一刻也耽误不得。”赵月芳说。

山的那边,还有等着他的村民。

标签:

(责任编辑:news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