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9月16日电 题:陕西西安:一田“稻虾共生”见丰收
新华社记者刘彤
丹桂飘香,水波微澜。又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时,记者来到地处秦岭脚下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清水头村,穿梭在田间地头农民们忙碌的身影不断呈现。
路边的稻渔种养示范基地内,三三两两的农民或身背竹篓在稻田边捕虾,或轻抚禾苗查看水稻长势。趁着忙里偷闲的工夫,记者与已到花甲之年的村民孟建朝攀谈起来。
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清水头村采用“稻虾共生”种养的稻田。新华社记者 刘彤 摄
“往年10月中旬才开始的秋收,从去年开始,整整提前了一个月。虽然大家会连续忙碌,但也乐此不疲。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稻田里的小龙虾9月上旬就进入了成熟收获期,需要在这个时候捕捞装箱。”孟建朝说。
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清水头村的稻田。新华社记者刘彤 摄
秦岭脚下的连片水田,历史上就是颗粒如玉、透亮如珠、香味扑鼻、出饭如雪的桂花球米的主产地,但单纯的水稻种植,每亩的产量也就是500斤上下。
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清水头村稻田收获的小龙虾。新华社记者刘彤 摄
“从去年开始,情况就不一样了。”他说,“在乡村振兴中,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业专家的悉心指导下,乡亲们利用原有的水塘和秦岭七十二峪之一小峪河的自然来水,翻修了稻田渠系,引入小龙虾养殖。两年来,大家达成共识,稻虾生态种养对水稻和小龙虾来说是互补的:水稻遮阴,可以为小龙虾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保持小龙虾原有的色泽和口味;小龙虾不仅能为稻田除虫,还能给土壤松土,促进水稻根系发展;小龙虾留下的粪便和饲料,又是稻田的肥料。实践证明,稻虾共生的土地肥力很足,种出来的稻谷无化肥、无农药。”
清水头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会副主任李军说,“稻虾共生”不仅实现了宝贵水资源滋润稻田和小龙虾养殖的“一水两用”,还使一田双收增加效益成为可能。“每亩地出产的小龙虾能达到300斤左右,按照60元每斤的地头收购价,小龙虾能卖出18000元;出产的有机稻米,身价也是直线攀升,不仅产量提高到了700斤左右,一斤的售价也能达到10元。每亩收益25000元的‘稻虾共生’,真正实现了效益提升,大伙乐在其中。”
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清水头村稻田里颗粒饱满的稻穗。新华社记者刘彤 摄
西安市长安区乡村振兴局局长陈其中说,通过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营、新型经营主体联营、养殖大户经营等方式,长安区累计流转稻田1500余亩,推广稻鱼、稻蛙、稻鳖、稻虾、稻蟹综合种养,水稻品质不断提高,水土环境持续恢复,生态友好、绿色循环、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正在长安逐步形成。“种养双收带动了产业提质增效,农旅融合带动了农民收入倍增,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在长安区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