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县依托帮扶车间让脱贫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①河南理工大学与淅川县校地结对帮扶解决蔬菜卖难问题。
②洛阳市孟津区横水镇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全力做好民居改造,建设幸福祥和美丽家园。
③鹤壁市淇县凉水泉村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新县田铺大塆发展乡村旅游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刘晓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其中一件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一年来,全省上下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行走在中原大地,帮扶车间、美丽乡村、“五星”支部,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脱贫地区山河巨变,脱贫群众笑容满面,一幅山清水秀村美民富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挖掘帮扶车间潜力
吸纳脱贫人口就地就业
几根长长的塑料藤条不停地在指尖跳跃,一把精美的藤椅慢慢成形——这是在平舆县老王岗乡孙坡村藤编帮扶车间里看到的场景。
赵小甲是老王岗乡孙坡村村民,常年在外务工,今年年初,受到疫情影响,她选择留在家乡帮扶车间就业。“今年疫情,出不了门了,给家里种点地,在这儿干个活,一月弄个一两千块钱。”如今,平舆县187个帮扶车间中有115个从事藤编生产,将“小车间”做出了“大产业”。
我省充分挖掘帮扶车间带动就业潜力,充分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地就近就业,实现群众增收、企业增效、村集体经济增加。
引导各地对入驻就业帮扶车间的企业,给予用地、用电、用水等政策优惠,在财政奖补、金融贷款、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创新推出“精准帮扶企业贷款”,入驻帮扶车间有用款需求的企业,每带动1户脱贫户可享受10万元基准利率贷款,今年以来全省新发放“精准帮扶企业贷款”8.3亿元,支持132家帮扶企业。
引导龙头企业、特色产品入驻就业帮扶车间,积极动员在外能人返乡领办就业帮扶车间。建立招商信息对接平台,对订单不稳、季节性生产的39个帮扶车间及时联系订单、提供保障;对产能滞后、无法按合同履行帮带责任的帮扶车间及时“腾笼换鸟”,鼓励各地将产业集聚区企业加工点布局与就业帮扶车间使用结合起来。目前,全省就业帮扶车间运营率稳定在98%以上。
抓住“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机遇,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每年全省有近20万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持证上岗率逐年提升,既解除帮扶车间用工后顾之忧,又提高就业稳定性,增加工资性收入。
目前,全省有就业帮扶车间3826个,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4万人就业,占用工人数的34.1%。
发展乡村旅游
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清晨,61岁的许秀青从后山下来,提篮里多了两捆自己种的绿色无公害青菜。中午,鲜亮可口的菜肴便上了农家乐的餐桌。
在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许秀青的“春临农家”餐馆吸引不少回头客。2014年开业至今,收入年年递增。“去年收入30多万元,在县城买了两套房。”许秀青笑言。
这两年,村里开办农家乐11家、民宿21家、创客小店24家。田铺大塆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被命名为“文创小店+乡舍农家+特色商品”旅游扶贫范例单位。
在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土鸡蛋、山核桃等土得掉渣的农产品换了新装,摇身一变成了精美文创,还起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云礼”,赏心悦目,让人忍不住想要带走一份。
曾经的拨云岭村是出了名的“路没路,桥没桥”的贫困村,四面环山,伊河拦腰,连媒人都不愿来说媒。如今这里不仅有古朴的民居,淳朴的老乡,还能看见现代的民宿,年轻的面孔。传统的小山村已不是印象中的模样,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满青春活力。
12月5日,省文化旅游厅和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全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田铺大塆、拨云岭村等40个村庄名列其中。
我省印发了创建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工作实施方案,确定195个村(含脱贫村72个)为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积极探索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河南做法。
出台《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定》河南省地方标准,成立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乡村振兴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围绕脱贫村壮大村集体经济、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稳定增收,将乡村康养旅游作为衔接资金重点支持的特色产业,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推进产业加速发展。对符合条件的乡村康养旅游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入库,优先安排资金,优先开工。用好精准扶贫企业贷,凡带动脱贫户发展乡村康养旅游产业的企业,每带动一户给予10万元贷款额度,利率按基准利率执行。积极引导脱贫人口和帮带企业参与乡村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对有资金需求的,积极为其协调办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和企业贷款。
以“雨露计划”为依托,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在脱贫地区脱贫人口技能培训中,加强乡村康养旅游相关技能培训,重点提高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民俗文化讲解等能力,争取实现持证上岗。依托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加强对外出务工脱贫人口常态化监测,对因故返乡不愿外出务工的,鼓励其就近就地参与乡村康养旅游,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脱贫地区致富带头人培育重点向乡村旅游人才倾斜。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培养一批懂乡村旅游的人才队伍。
消费帮扶助农卖菜
防止因灾因疫致贫
11月23日,卖完萝卜的侯爱民终于放下了心里的负担。“我种了80亩白菜、30亩萝卜,疫情封控期间,看着地里的萝卜越长越大,特别担心烂在地里。”家住漯河召陵区青年镇侯庄村的侯爱民,是漯河卓希家庭农场的负责人。
“我们从漯河市乡村振兴局得知菜农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出助农倡议,联系有买菜需求的人解决销路。”漯河市爱心助农扶商协会会长徐杰说,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已经帮助当地菜农销售近百吨蔬菜。
针对今年11月中旬以来一些地方因疫情防控等原因造成卖菜难问题,我省出台了蔬菜促销10项举措。省乡村振兴局迅速成立蔬菜促销工作专班,组织动员了182家省定点帮扶单位、53所校地结对帮扶高校、4个县市结对帮扶省辖市优先采购帮扶地区和脱贫地区蔬菜,发挥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消费帮扶专柜专馆专区等平台作用,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共同做好蔬菜促销工作。
“11月23日一大早,6辆厢式货车从郑州出发,到夏邑县车站镇菜园张楼村拉了20吨芹菜。到郑州后,将拿出10吨免费赠送给2000多户居民。”极地鹰消费帮扶馆专注于社区保供和农副产品销售,在郑州有30多个社区门店,负责人王军岭告诉笔者,他们提前给省蔬菜保供专班报备,第二天就顺利到地头装货了。极地鹰消费帮扶馆已帮助夏邑、通许、中牟、郸城等地菜农销售蔬菜1300多吨。
不仅是乡村振兴系统,我省各级政府成立蔬菜促销专班,农业农村、商务、供销社、共青团、主流媒体等联动,省交通运输厅发放通行证3.85万张,加大销售力度,畅通物流通道,16.21万吨滞销蔬菜基本销售完毕。
去年河南发生暴雨灾害后,我省全力以赴推进灾后重建,坚决防止因灾因疫致贫。20.17万户村民住房的重建任务全面完成,110个集中安置住房项目已于11月中旬全部建成、分房交钥匙。对蓄滞洪区受灾群众发放补偿资金37.41亿元。全省5311个水毁扶贫项目今年5月底全部完工。针对疫情散发频发态势,省里制定《应对疫情影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若干措施》,组织各地密切跟踪疫情对脱贫县、易地搬迁安置点、脱贫户、监测户等巩固脱贫成果的影响,及时化解因疫返贫致贫风险。举办“科技特派员大讲堂”线上培训40期,培训农民10余万人次,帮助受援对象增收26亿多元,把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创建“五星”支部
建强战斗堡垒
走进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党群服务中心,墙上挂着的一张老村升级改造作战图格外引人注目,图上清晰标注着49条背街小巷、8条主干道、4条寨壕,镇、村两级负责人及党员包干责任人一目了然。
“几年前,村里道路不平,每到雨季排水不畅,村民出行不便。”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说,今年以来,村里按照“五星”支部创建标准,先后改造了电路、安装了路灯,对老村道路扩宽重修、硬化绿化……
大黄村老村的蝶变在赵庄镇并不是个例。这个镇构建起“党委书记亲自抓、副书记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党员干部抓落实”的创建工作格局,出台实施方案、评分细则等,让创建有抓手、有目标,可量化、可操作。
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出台《关于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一年内没有出现规模性返贫,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上升,“一村一品”成效明显,“双绑”机制稳定建立,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益20万元以上的村党支部可获评“产业兴旺星”。通过选准主导产业,推动品质提升,推动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建立“双绑”机制,推进“一村一品”,把小农户带入大市场。
一年内没有出现黑臭水体、河道堵塞、乱砍滥伐、乱占耕地等破坏生态问题,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垃圾合理分类、就地还田,村庄规划有序,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户厕占比80%以上的村党支部可获评“生态宜居星”。通过做好村庄规划,推进厕所革命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就地减量和污水治理,美化村容村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年内没有出现电信诈骗、非法集资、聚众赌博、安全事故、重大案件、应急处置不力等问题,成功创建“三零村”“无疫村”的村党支部可获评“平安法治星”。通过防范欺诈诈骗行为和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应急能力建设和重点人员服务管理,推动村域稳定。
一年内没有出现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失学辍学、老无所养、侵犯妇女儿童权利等问题,党群服务中心和卫生室建设达标,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的村党支部可获评“文明幸福星”。通过推进移风易俗,做好教育保障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和推动快递进村,塑造文明乡风。
一年内没有出现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情形,完成发展党员指导计划,近三年村党支部或党支部书记获得过县级以上“两优一先”表彰,完成基层组织建设各项任务,且已获评其他4颗星的村党支部可获评“支部过硬星”。通过争当好支书,建设好班子,锻造好队伍,建强战斗堡垒。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号角已吹响。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像打脱贫攻坚战一样抓巩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
标签: 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