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 > 正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泡桐花开尽是春 ——“自立自强科技人”系列报道②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泡桐花开尽是春 ——“自立自强科技人”系列报道②
2023-04-21 11:38:30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泡桐花开尽是春 ——“自立自强科技人”系列报道②

范国强教授在实验室与科研团队成员做实验。河南日报记者 邓放 摄

□河南日报记者 尹江勇

春天,满树繁花凌空怒放,弥漫淡淡清香;夏天,茂密树冠遮阳挡雨,送来阵阵荫凉……村头、路边、宅院内,随处可见的泡桐树,让很多人从童年起就留下了美好记忆。

如今,全国的泡桐数量已近10亿株,成为我国平原绿化和速生用材林的第二大树种。这背后,著名林学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将我国泡桐研究推向了国际领先水平,促进全国推广四倍体泡桐3亿株以上,也因此荣获了2018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让“英雄树”变“致富树”

“我在农村长大,从小就接触泡桐树。”4月14日,范国强告诉记者,他与泡桐的缘分由来已久。

泡桐是我国原生树种,它生长速度快,耐干旱能力较强。当年,焦裕禄同志为了整治兰考县“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一株“焦桐”,至今寄托着兰考人民对英雄的无限怀念。

但是,在自然情况下的泡桐是二倍体品种,存在自然接干率低和抗逆性弱等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材率低”“易发病”,阻碍着泡桐树的大面积种植推广。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范国强和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终从分子水平入手取得了突破。1997年起,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创制出泡桐四倍体新种质6300余份,培育出了“白四泡桐1号”等8个四倍体泡桐新品种。

泡桐基因数量成倍增加后,就产生了很多新特性。一是速生性显著增强,三年生的泡桐胸径由以往的七八厘米,增至现在的12厘米左右。二是木材密度大增,制作古筝等乐器音效更出色。三是提升了泡桐板材的白度,直接省掉出口板材的一道脱色工序,既节约成本又环保。四是在泡桐的分枝期实现了自然接干,可有效减少板材上的结节,显著提升品质。五是大大提升了泡桐抗丛枝病能力。

范国强和团队首创的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方法和育种技术体系,带动了林木倍性育种的新发展,奠定了我国泡桐育种的国际领先地位。目前,全国新栽泡桐中有70%是四倍体泡桐。

更让范国强高兴的是,这一系列成果让泡桐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了极大提升。在兰考县,一年仅制作乐器产值就可达100亿元以上,泡桐不仅是防治风沙的“英雄树”,也成为改善人民生活的“致富树”。

破解“泡桐癌症”

被称为“泡桐癌症”的丛枝病,是妨碍泡桐推广的最大敌人。

丛枝病主要由植原体侵染所致,患病树木的枝条呈丛生状,远看像一个个杂乱无章的鸟巢。“丛枝病跟恶性肿瘤相似,它极大消耗了树木的养分,导致树木生长缓慢,严重时早早夭折。”范国强说。

1994年起,范国强建立了丛枝病发生机理及防治团队,从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阐释丛枝病的发生机理。团队发现,植原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进入泡桐细胞后,导致泡桐细胞中的一些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使泡桐的生长激素水平发生紊乱,从而发生丛枝病。这一成果引领了国内外植原体病害研究的新方向。

对症下药,范国强团队从基因工程着手组织相关的防治研究。“四倍体泡桐的成功培育,大大提升了泡桐抗丛枝病能力。以往二倍体泡桐的5年发病率高达85%以上,现在四倍体泡桐的5年发病率已降至13%左右。”范国强告诉记者。

同时,团队针对致病的蛋白质研发出抑制剂,既可在种植泡桐之前先给幼苗“打疫苗”,也可在泡桐生病后通过“挂吊瓶”方式进行治疗。

高效丛枝病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有效促进了泡桐在国内的种植推广。

“创新,是科研成功的最大因素”

首次系统绘制了泡桐基因组精细图、DNA甲基化图和植原体基因组完成图,制定了《四倍体泡桐苗木繁育技术规程》等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多年来,范国强团队在泡桐新品种培育、泡桐生物学基础研究及丛枝病发生与防治等方面不断取得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作为我省重点学科——森林培育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范国强认为,勇于创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是在科研领域取得成就的最重要因素。

2012年起,团队利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技术手段找到了深入全面研究泡桐的新方向,目前已经完成了两大突破,从分子层面阐明了泡桐速生的机理和丛枝病的发病原因。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泡桐产业发展,在延链、强链方面注入了强劲的能量。

泡桐四倍体新品种推广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国内种植区域已拓展至海南、西藏等地;从泡桐花中提取木樨草素,发挥其药用价值,有望将泡桐的经济性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入选我省首批“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建设省泡桐工程中心、组建泡桐创新技术战略联盟……在创新能量的激励下,泡桐科研及产业发展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河南力量。

对话青年人

河南大学农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袁延通:

范教授,您好!我是一名农学专业的学生,师长们常说搞科研尤其是搞农业科研,必须做到甘守寂寞练内功,请问您认为搞科研的“内功”是什么?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

袁同学,你好!农业科学研究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自己从事的科研工作的真正热爱和使命感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研究工作遇到难题或瓶颈时,要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逐个解决。只有在坚持中科研工作才能向前推进。

对从事科研的“内功”,我的体会是:首先以社会和市场需要解决的农业问题为使命,提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接着全面了解和掌握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科研动态、科研方法和技术,这里面包含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掌握外语这个基本的学工具,具有熟练阅读文献的能力。此外,培养做事的条理性、思维的逻辑性、工作的时效性等,对“内功”的修炼也很重要。以上体会与你共勉,希望你能在农业科研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报记者 尹江勇 整理)

标签: 泡桐花开尽是春

(责任编辑:new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