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智慧县豫 > 多彩县域 > 正文

河南鲁山:姹紫嫣红春来早 风光无限入画来

河南鲁山:姹紫嫣红春来早 风光无限入画来
2019-04-09 15:11:00 来源:人民网

河南鲁山:姹紫嫣红春来早 风光无限入画来

霍亚平摄

玉兰粉嫩、桃花初绽,梨花似白云;连翘金黄、辛夷含羞、群山覆新蕊。

披着灿烂的朝阳,豫西伏牛山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一大早,鲁山县辛集乡清水营村村民张超一就来到村子旁边的瑞亚牧业有限公司,换装、消毒,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同一时间,马楼乡尧场村的王小枝大姐和往常一样,开始清扫村子里一条500米长的街道,这是村里给她提供的扶贫公益岗位。

“俺们种的红香酥梨、砀山酥梨、黄冠等品种,每亩松松收入万把块。” 董周乡蔡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占国说。村子周围,山坡上3000多亩梨花正在盛开。

脱贫攻进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河南鲁山,正展开一副五彩斑斓的画卷。

措施得力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

乱石盘村是鲁山县下汤镇的一个偏远山村,从名字上来看,这里绝不是什么土地丰腴、沃野横贯之地。全村800口人守着200多亩耕地刨食,光景可想而知。村子里有将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015年9月,鲁山县道路运输管理局干部申国利被派驻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不能大水漫灌,咱得找到真正适合群众的脱贫法儿。”申国利说。

慢工出细活,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申国利帮助村两委理清思路,对症下药。他们科学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养殖和种植业补贴、公益性岗位、企业带动脱贫、金融扶贫等45项措施先后落地,效果立竿见影。截至2018年底,村子里的贫困人口只剩下了20户43人,包括社会兜底保障13户13人。

近年来,鲁山县通过发挥优势、创新举措、聚力突破,构建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产业扶贫格局,培育打造了“一套奖补机制、六大支柱产业、七条产业带、六金增收模式”的“1676”产业扶贫体系,形成了特色产业竞相发展、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良性发展局面。

为积极培育产业龙头,增强带贫成效。2014年底,作为重要招商引资项目,瑞亚牧业有限公司落户鲁山辛集乡清水营村。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设计存栏奶牛1万头,目前一期已完成投资2.1亿元。

2017年4月份,清水营村村民张超一看到很多乡邻都去了附近的瑞亚牧业上班,就想着“先去干个把月试试”,这一干就是2年。由于踏实肯干,脑子活,他还当上了挤奶厅副主管。张超一说,“现在家里有啥事,骑电车5分钟就回去了。一家人在一起,怪好!”

公司结合自身特点及产业发展情况,采用“龙头+农户”的种养结合模式,通过土地流转、饲草种植、农民进场务工等形式帮扶贫困户脱贫。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带动周边村17户贫困户共18人进场务工,人均年收入稳定在3万元左右。流转土地涉及201户990亩。其中,贫困户127户流转土地576亩,每年户均增收3673元,136户贫困户通过种植全株玉米提高收入。今年,鲁山瑞亚牧业有限公司粮改饲项目计划收购全株玉米2万吨,将进一步带动贫困户依靠饲草种植脱贫致富。

河南鲁山:姹紫嫣红春来早 风光无限入画来

霍亚平摄

扎实有效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金黄的油菜花正在盛开,映衬着粉刷一新的洁白的墙壁,村子里平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路边的女贞、棕榈等各色行道树正在萌动新绿。

马楼乡的尧场村,是一个只有153户、650口人的小村子。一年以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模样:道路泥泞、垃圾遍地、到处脏乱不堪。

2018年,尧场村以创建人居环境示范村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村里投入资金建起了文化舞台、卫生室、整修道路、绿化亮化,彻底改变了村子脏乱差的面貌。

尧场村村主任胡兴说:“现在村子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去年以来,鲁山县通过落实工作机制、组织观摩评比、配备环保设施、成立保洁队伍、开展督导检查、兑现评比奖惩等措施,全县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2月1日,鲁山县专门召开会议,出台了《鲁山县2019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把农村人居环境纳入全县中心工作观摩内容,把美丽乡村作为全县五面红旗之一进行评选。

全县乡村党员齐上阵,共同清理维护家园,有519个村开展了志愿者活动,各行政村都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每月集中开展环境整治活动。

县扶贫办办和林业局出台“送果树进农家”活动,鼓励群众在房前屋后、村庄空闲地栽植果树等苗木。

此外,鲁山县还是实行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党员、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参与其中,定人员、定职责、定区域,将环境卫生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四棵树乡结合脱贫攻坚,整合扶贫资金700万元,实施道路、河道治理、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改善项目3余个,全乡整体人居环境大幅度提升。

团城乡鸡冢村坚持以“抓党建、促基础、讲文明、树新风”的原则,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协调发展、服务精准扶贫,2017年6月,鸡冢村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如今,在鲁山的广大乡村,路畅、水清、树绿、人欢,一村一景,一路风光不同。

河南鲁山:姹紫嫣红春来早 风光无限入画来

霍亚平摄

信心满满 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3月29日,鲁山县下汤镇第五届桃花节开幕。当天万亩桃园游人如织,节目表演精彩纷呈,特色小吃让人回味无穷。

“这几天下汤镇的桃花在微信朋友圈开遍了,和家人想着趁开幕式当天来肯定热闹,准备在这儿待上两三天。”从平顶山自驾过来的张女士说。

下汤镇党委书记李先应介绍,万亩桃园最初是单一赏花品果的观光旅游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以花为媒、借花发展”的桃果经济,桃花节已成为下汤镇一张亮丽的名片。

鲁山县董周乡蔡庄村,满山坡的梨花把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团团围住,雪白一片,馨香萦绕。通往村里的水泥路上,小汽车来往不绝。

“去年梨丰收,村里一晚上提回来十几辆车。”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占国自豪地说。

几年前,鲁山县因势利导,提出了建设10里经济长廊的战略构想,号召群众种植梨树,构建梨产业带。一时间,五里岭两侧掀起种植梨树热潮,引进种植了红香酥梨、砀山酥梨、园黄、黄冠、秋月、红太阳、晚秋黄梨等二十多个品种。2016年,蔡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如今,除了4户政府兜底,24户全部脱贫。

董周乡现在有3万多亩梨园,年产量七八千万斤,年产值破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早已破万。每年八九月份,酥梨成熟,皮薄酥脆,香甜可口,吸引了全国十多个省份的客商纷至沓来。卖梨的摊位绵延几公里,车流人流络绎不绝,丰收盛况令人赞叹。

近年来,鲁山县强力实施生态造林建设,在董周乡发展特色香梨种植,在下汤镇发展甜桃种植,在辛集乡发展软籽石榴,在库区乡种植蓝莓……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有87家,林业产值大10亿元,年增幅保持在18%以上,6000多户群众依托生态林业走上致富路。

鲁山县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城里乡下统筹起来发展,把豫西伏牛山区,正在打造成一个山清水秀、春和景明的大花园。(王玉兴、尚明桢、霍亚平)

河南鲁山:姹紫嫣红春来早 风光无限入画来

霍亚平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