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海哥,这块红梅树栽植完了,你和嫂子到那块玉兰地里,把新栽种玉兰树浇浇水,这可是群众致富的‘摇钱树’。”“乡亲们,咱们少休息一会儿,然后加把劲,中午放工前,把这批红梅树全部栽种完,农事不等人啊!”
不负春光大造林 不误农时勤耕耘。3月6日上午,南召县林业局派驻南河店镇郭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马德利,在苗圃地里挥动着锄头,一边与群众在忙碌的植树造林,一边安排着生产任务。培土、扶正、踩实、围堰、浇水,一晌时间10多名栽植了300多棵红梅树,按照标准化种植要求,一排排横竖成行,一棵棵红梅在苗圃地里亭亭玉立。
3月6日一大早,66岁的赵永海和老伴陆作贵吃过早饭,7点半准时来到位于南召县南河店镇郭营村的南召县万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的苗圃基地,每人领取1个口罩,经过严格的喷雾消毒后,和乡亲们一起在苗圃地里栽植红梅树,给新栽种的玉兰树浇水。
赵永海是南召县南河店镇郭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7口人,老伴陆作贵患有心脏病,多次到南阳人民医院、郑州中医院住院治疗,每月吃药花费数百元元,女儿在镇里中学就读,儿子在郑州当“快递”小哥,每月收入3000元,儿媳在家照顾2个孙子,全家开支大,经济负担沉重。
“我年岁大,老伴又有病,不能外出务工,3年前村里建起了苗圃基地,我和老伴就常年在苗圃基地干活,负责栽树、浇水、除草,这里活儿既轻松,收入有稳定,去年我们夫妻俩务工收入10000元。”赵永海高兴地说。
与陆作贵干活搭班的赵永广是郭营村五保贫困户,同样在苗圃基地务工3年。陆作贵扶苗,赵永广培土,一会儿功夫两个人栽植了一行。“自从村里有了苗圃基地,我经常在这里务工,每月干20多天,月月有收入,日子过得挺滋润的。”赵永广眉眼间露出笑意。
2018年3月份,由郭营村驻村工作队员马德利协调、引进南召县万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万景公司流转村里1000多亩荒坡地,投资400多万元大规模地栽植玉兰、红梅、油松、五角枫、七叶树等20 多种名贵苗木,吸纳安置23名贫困群众常年在苗圃基地务工,年人均务工收入6000元。
“2月份中旬,我公司申请复产复工后,从县内调运20多种名贵苗木,组织群众到苗圃基地栽树、嫁接、浇水、除草、施肥,半月以来新栽植苗木3000余株,完成造林200多亩,栽植红梅80多亩。”南召县万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园园说,“在苗圃地干活期间,我们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每天向群众发放2次口罩,在群众干活前后,落实2次喷雾消毒,确保干活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自驻村帮扶以来,南召县林业局扶贫工作队发挥行业部门优势,积极探索推进“林+N”产业扶贫模式,建立“中国林科院院县合作玉兰科研项目”标准化种植示范园的基础上,先后引进锦宇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丹霞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万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青程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流转全村2000余亩荒坡山、闲置耕地、滩涂地,大力以玉兰为主的苗木产业,探索在林下套种黄精,白芨、连翘中药材,年用工18000个,务工工资收入近100万元。
精准脱贫,不落一人。南召县南河店镇郭营村驻村工作队以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根本,吸引4家园林绿化企业抢滩登陆建立苗圃基地,实现生态产业扶贫全覆盖,已经建设森林村庄,贫困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
“奋力打赢‘双胜利’,生态扶贫收‘红利’。4家园林企业共安置80余户、200余人务工就业,每户平均月增加收入1200元,群众有活干,收入有保障。我村群众现在是新‘四金’农民,务工就业挣薪金,土地流转收租金,入股分红得股金,自家种植土生金,确保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致富有奔头。”马德利激动的说。
出路在山,希望在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根治贫困的“良方”。南召县立足山区资源优势,融入绿色发展基因,培育绿色富民产业,让贫困群众从绿色发展中收获真金白银,有效破解既要守护青山绿水,又要让群众增收致富的两难之题。
据统计,目前,南召县种植以玉兰为主的花木面积38万亩,全县花木生产专业村55个、花木专业合作社200余家;发展林果基地14万亩,林果专业村21个,林果业农民合作社26家,带动贫困户1800余户发展林果,年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50万亩,带动贫困户3000多户,年户均收入4000多元。(南召县委宣传部 廖涛 王修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