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邓州市湍河街道丁屯社区的脱贫户段淑萍吃完早饭,早早来到圣新源纺织品有限公司上班。
“家里有病号出不了远门,我就在家门口就业。家到工厂只有十来分钟的路程,工资也不低,这份工作让我家顺利脱了贫。”段淑萍踩着针车高兴地说。
绣花车间内,70余台电脑绣花机哒哒作响,140余名女工在绣花机前忙碌。“我已经在公司干五年了,星期日休息一天能陪陪孩子,工资发放也及时,生活有保障。”家住北京大道附近的张竞艳道出了大部分员工选择进厂的原因。
“在家里工资不比南方低,想什么时候回家就回,十分方便。”工人王光恩说,“以前我在南方务工,除去生活费用、来回交通费等,所剩无几。现在家中有老人,孩子正上学,离不开人,春节回来得知公司招工人,就毫不犹豫报了名,能在家门口就业真好。”
据该公司负责人高照燕介绍,公司现有员工1800余人,仅本地员工就有1600余人,其中以湍河街道、周边乡镇的群众为主。公司设有保底工资,按件计费,多劳多得,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公司在抓生产的同时,还注重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不定期举办文体比赛,公司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场等,丰富员工下班后的空闲时间。
丁屯社区位于邓州市产业集聚区内,辖区内有15家工厂。以前群众以种地、外出务工为生,随着产业聚集区框架的拉大,该社区周边分布了几个大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家门口找一份工作,钱也不少挣,还能照顾家庭,群众过上了亦工亦农的生活。
今年30多岁的丁明阳就是其中的一员。早些年和妻子外出打工,随着孩子的出生和老人年岁渐长,不能外出务工,有电焊技术的他在农神机械找到了一份焊接工的工作,一个月3500多元。“家到工厂步行不到5分钟的路程,老人孩子也照顾了,真好。”丁明阳说。
“随着社区周边企业的增多,许多群众选择进厂务工,有的群众嗅到了商机,头脑灵活的他们开起了饭店、跑上了运输,搞活了经济,这两年群众的钱包都鼓鼓的,过上了好日子。”该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秀龙说,在村两委的鼓励下,许多外出打工的群众陆续回来就业,仅今年在家门口就业的群众就达100余人。
“目前,园区企业已带动我市3万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有50万人外出务工。为了让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家门口就业,园区和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岗前实用技能培训。”该市产业集聚区主任杨威说,2019年,园区与市人社局、康奕技校合作开展网创培训班,帮助企业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为企业产品销售打开新局面;组织园区企业员工培训,以提高企业职工劳动技能和素质,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为目的,围绕企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服务,开展“菜单式”“零距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据了解,为了缓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园区在各大集贸市场、闹市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招工咨询台、登记站、悬挂横幅、散发传单,引导和鼓励返乡务工人员就近就业;搭建用工服务平台,组织“春风行动招聘会”“三月十八招聘会”等多场招聘会,发放宣传单页3万余份,帮助企业招工120余人。在该市产业孵化园设置招工服务中心,开展常态化招工,全力服务园区企业招工需求;建设产业集聚区企业招工服务平台,以26个乡镇、产业集聚区管委会、68家规上工业企业为招工载体,实行乡镇企业分包对接、信息化服务模式,强化招工服务,通过定点对接、直接服务,节省了大量中间环节,提高了服务效率。
今年以来,随着企业逐步的复工复产,很多企业和求职者都面临着招工难和求职难的问题,该园区联合市人社局、科工信局等相关单位举办线上招聘会,发布企业用工需求,吸引了邓州市许多群众参与;在产业孵化园门口,设立企业招聘台,方便群众了解企业信息,这种“线上服务+线下摆摊”的形式受到群众的好评。(邓州市扶贫办邓波 丁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