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红了,果农乐了
孩子们体验采摘乐趣
电商销售“走俏”,一批樱桃等待发货
刚采摘的樱桃,红彤彤煞是喜人
水果种植面积近35万亩,年产量3.6亿公斤,年产值10亿多元,全县从事水果生产的果农4万余户,人均水果收入达3000元以上,直接带动贫困户2000余户。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近年来,洛宁县将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东宋镇官庄塬,这里的扶贫产业走廊,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成为特色农业助力脱贫的生动实践。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李亚林通讯员赵笑菊
杨慧怡/文通讯员李峰/图
一亩樱桃能抵20多亩麦
五月初夏,绿意盎然。洛宁县东宋镇官庄塬,千亩樱桃串红了一片片果园,蓝天白云映衬下,绿树红果田埂间,果农挎着篮子来回穿梭忙碌,游客采摘时的嬉闹声阵阵传来,勾绘出一幅和谐的生态乡村新画卷。
樱桃红了,果农乐了。63岁的张少停种植樱桃十余年,从起初的一亩到如今的4.5亩,他打心底尝到了这颗颗红果子的“甜”,也意识到了特色农业种植的高收益,现在家里的13亩多地成了樱桃园、核桃园、西瓜园、桃园……
“一亩樱桃能抵20多亩麦,这一季卖樱桃能挣个八九万块钱。”放下刚摘的一篮樱桃,张少停搓了搓手笑着说,忙完樱桃季,接下来桃子、西瓜就该上市了,村里家家户户基本都有果园,谁家忙不开了,都会互相搭把手。
说话间,一旁的游客李先生招呼张少停结账,他告诉记者,这几年每到樱桃红了,都会和家人从洛宁县城驱车来采摘,这次买了20箱回去送给亲戚朋友尝鲜,一箱7斤,一斤15元,“比在超市买着划算,关键是现摘的更好吃。”
电商助销果“走俏”金融服务到地头
官庄樱桃栽植起步于2003年,由原洛宁县林业局局长王哲理联系引进,带领张总民等8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农民试验种植30余亩,历经15年的探索发展,当地群众找到和认准了这个脱贫致富的好产业、好门路。随着管理技术的日趋成熟,果农的产量和效益也在不断提高,如今平均亩产可达1100公斤,亩均效益2万到3万元,最好的可达4万元左右。
产业兴了,群众富了。目前,官庄塬樱桃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挂果面积在1500亩左右,每年还在以800亩左右的面积增加。脱贫致富了,“腰包”鼓起的当地村民思路也拓宽了,一方面学习果树的技术管理,一方面打开了电商销售的渠道。
村民张纪阳成立了洛宁县田珠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请来郑州、西安的果树种植管理专家为村民讲课,“去年通过电商卖了八千斤,今年电商平台预订了两万斤,我们眼下要做的就是做好品牌、提升品质、提高产量。”
此外,金融服务支持也为当地果农带来了便捷和保障,通过对接特色产业发展,洛宁兴福村镇银行的工作人员下沉到村里、果园,设置普惠金融服务站,免费为果农提供在线支付平台,并提供10万元以下的无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一般3天以内就能快速办结贷款业务,在果农销售繁忙的季节,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会随时在现场服务。”该行副行长闫振学表示。
特色农业助力保稳脱贫
东宋镇官庄塬位于洛宁县东北部,属于洛宁“七山二塬一分川”地形的北塬。官庄塬一带有官东、官西、官南等四个自然村,该区域土壤肥沃,具有豫西丘陵塬区独特的气候特点,光照充足、雨水适宜、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瓜果生长,种植水果的历史已有千余年。
官庄塬西瓜,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品牌,西瓜、甜瓜种植已是东宋镇脱贫攻坚的一项主要产业,今年285户贫困户参与种植西瓜,亩均收益4000元以上,如今种植面积已达2.8万余亩。
官庄塬的文玩核桃,一颗能卖到5元到20元,一棵20年树龄的黑核桃树收益曾达6万余元,当地近70户村民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目前,东宋镇种植文玩核桃面积已突破5000亩。在这里,已形成一条扶贫产业走廊……
同时,东宋镇1500余亩的早熟苹果种植基地,也是该镇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产业。总投资5.5亿元的鑫宁农牧科技洛宁东宋湖羊养殖综合扶贫产业园项目,一期项目所有羊舍基础已全部完工,存栏母羊2.5万只,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单体最大的湖羊养殖基地,将最少承接洛宁县1000余贫困户的脱贫任务。
脱贫增收,产业是基础支撑。“贫困户参与两到三个扶贫产业,多渠道带动群众增收。”东宋镇党委书记赵阳称,该镇将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思维,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位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确保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