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河南淅川县城,沿淅西路驶十分钟左右,眼前便呈现出一幢幢具有乡村风情的房屋, 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树之中,这就是上集镇槐树洼。
槐树洼村位于淅川县城西北部,距县城6公里,全村共辖5个村民小组,180户,700余人,其中贫困户10户46人,可耕地面积少。
“村里产业基础差,再加上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在家照顾孩子,以至于劳动力严重缺失。”村支书李九成介绍说。
淅川县民政局是槐树洼村的帮扶单位,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驻村第一书记杨俊朝走村串户,深入调研。针对于槐树洼村的情况,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村里决定通过社会救助、发展产业等途径,让槐树洼的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
今年36岁的张天富是聋哑人,断定为一级残疾。家里除了他以外,还有年迈的母亲以及两个上学的孩子,经济拮据,生活困难。
了解到他的特殊情况,村干部到处联系,多方打听,最终帮他找到了一份在西峡县上班的工作。一个月3000元的收入给他们原本举步维艰的生活带来了希望。“俺打心底里感谢政府,让我儿子有了工作,每个月有固定收入,我家里的生活慢慢好起来了。”张天富的母亲王玉丰激动地说。
贫困群众中,除张天富外,村里还有十多位残疾人。村里针对这样的特殊群体,通过自筹资金、协调爱心人士募捐等办法,每月给予这些残疾人100元到200元不等的困难补助。
村里还有一些无人照料的空巢老人,他们不仅没有通过劳动脱贫的能力,日常生活也比较困难。
在政策性保障兜底基础上,村里创新工作方法,前后共投资50多万元,建设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幸福大院,并为每个房间配备电视、储物柜等生活用品。不仅如此,还修建文化广场,重阳节评选“贤德老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老人们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解除了老人们的后顾之忧。
“饭不做,衣服不用洗,生病了有人管,好的很嘞。”住进幸福大院的肖天章大爷开心地说。
爱心人士李多女一直在幸福大院从事服务工作,每天主要为老人做饭洗衣,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她向记者说:“领导很支持我们的工作,经常来看这些孤寡老人,老人们想吃啥我就给他们做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
针对于产业基础差这个问题,杨俊朝和其他干部们反复研究商议后,最终决定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发展。成立了淅川县鸭子河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了“一边倒”桃树基地、肖鲜杂果基地、青山园林苗木及林果种植基地等。
槐树洼村还因地制宜,立足距离县城近的实际,瞄准乡村旅游这一新兴产业,进行了积极探索。
打造了万袋香菇基地,高标准建设了采摘园,山上形成了旅游环路,山下建成了海豚湾水上乐园、凤凰山景点,致力以生态产业发展,带动城郊采摘旅游经济发展。产业发展起来了,客源也逐渐增加,目前,已建成农家乐8家,日接待游客达800余人。贫困群众既能就近就业,又增加了收入,槐树洼村的绿水青山正日益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如今的槐树洼村,民风淳朴、生态良好、社会和谐,到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在这里变成了现实。奋斗未有穷期,槐树洼的群众正以更加饱满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阔步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淅川县委宣传部 王静怡 李雪山供稿)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