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春深几许,来河南光山便可找到答案。
北部平原的沃野之上,阡陌交通,屋舍俨然。一行行、一排排新插的秧苗布满田块,迎风而立,向阳而生;南部浅山逶迤,梯田油茶、绿茶香飘十里,产业园区机器轰鸣,生机盎然……
过去两年里,光山县始终以乡村振兴工作统揽全县发展大局,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了防返贫与提质量同步推进、稳政策与建机制同步实施、促巩固与抓衔接同步落实,全县“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产业发展好,致富有奔头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
“最近春茶卖得咋样啊”4月23日一大早,文殊乡东岳村驻村第一书记潘英矗在村头碰到了正准备去茶园采茶的脱贫户杨长林。杨长林主动跟他拉起了家常:“还不错,加上这两天的订单,差不多有三四万。”潘书记听了很高兴:“好好好,有啥问题了你就说,咱不会的能请专家上门教!”
“是呢书记,俺一定好好干,向村儿里的杨长太看齐!”看着眼前心气满满的杨长林 ,很难想像他几年前的窘境:老婆因病过世,撇下三个孩子,家庭负担重,生活开支无力为继。脱贫攻坚期内,村里安排率先脱贫致富的杨长太一对一进行帮扶,杨长林家庭逐渐步入正轨。如今杨长林流转了七八十亩山地种茶叶,承包门口鱼塘养鱼,连续三年享受“多彩田园”奖补贴,产业越做越顺手,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
日前,首批满载5万棒食用菌菌棒的集装箱车辆从该县十里镇正和“好菇粮”食用菌基地驶出,通过青岛港出口至美国、日本。该公司与欧美等13个国家已建立出口贸易关系。今年年度,基地将向欧美等13个国家出口食用菌菌棒600万棒,并已完成100万棒食用菌菌棒出口的准备工作。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该公司目前已在十里、槐店、文殊等乡镇建立基地,带动三个乡镇上群众实现增收。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光山县不胜枚举。让种植业成为有奔头、能致富的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产业发展稳定,群众的收入也会更稳定。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与乡村振兴衔接,光山县立足当地实际,通过龙头带动、典型示范、财政奖补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多彩田园”产业扶贫模式,培育形成了以“两库两纽”四大灌区为中心的粮油高产示范带;以南部山区和西部浅山丘陵区为重点的茶叶和油茶生产示范带;以城镇近郊及沿河沙地为核心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以斛山、砖桥、北向店、寨河等传统养殖乡镇为基础的特色养殖基地;以马畈、斛山、文殊等乡镇为主的小杂果生产基地;以及以殷棚、南向店等乡镇为主的脱毒红薯生产基地。全县农业产业总体区域优势凸现、产业聚群效应突出。全县共成立农民合作社1800多家,入社总户数4.8万户,辐射带动14.2万农户增收致富。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近年来,通过光山电商的加持,“光山十宝”“光山羽绒”“光山绿茶”等一个个极具辨识度的本土特色农产品品牌陆续在省内外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我们正谋划聚合全县之力打造一个抖音短视频平台和团队,在宣传推广光山的同时,为光山农特产品开辟一个全新的上行渠道”该县县委副书记杨坤介绍。
无论是探索产销新模式,还是通过“村党组织+农业合作社”方式发展实体经济,全县各乡村纷纷通过“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在村级集体经济产业支撑、品牌培育上下功夫,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人居环境好,农村有看头
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是第一步。
谷雨后,漫步于光山县斛山乡油坊村,一畦畦一簇簇苗木在沃野上延展。走进南中村民组,绿树掩映下的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池塘水清岸绿,护栏上点缀的蜡台、瓦盆、瓦罐等让人见之忘俗。广场、卫生院、健身器材应有尽有,便民超市、幼儿园、电商服务站等配套齐全。
曾经,农村人居环境是老百姓们最头疼的问题。垃圾随处堆放,生活废水随处倾倒,再加上水冲式公测建的少,更是极为不便。
近年来,随着 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深入推进,光山县城乡人居环境取得显著提升,从引入社会资本,实施购买服务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到通过PPP项目融资,采用雨污分流、人工湿地治理方法建立污水收集和处理体系,再到实施厕所革命,集中解决了困扰农村多年的垃圾围村、污水横流、旱厕遍地等问题,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
斛山乡卢湾村吴德耀就对此深有感触。吴德耀的农家小院拾掇的干净利索。去年,村里为家家户户装上了水冲式马桶,自己再花点小钱,将闲置的侧屋按上电热水器、花洒,改造成现代式淋浴房,这让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是越来越便利了:“跟在城里住完全没区别嘛。”他说。
铺设管网、硬化路面,修建入户厕所,解决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等问题。截至目前,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基本覆盖光山全域,完成户厕改造近6万户。
人居环境的改变不仅仅是生活品质的提高,也催生了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晏河乡帅洼村的客栈就是备受本地游、周边游青睐的“打卡地”。这里农家院落质朴,村民热情好客,九架岭下欢声笑语,天水一色的诗情画意更让人沉溺于其中。
市民程先生就是这里的“常客”。一年四季,每逢节假日,她总要呼朋唤友到九架岭上去转一转,再在农家乐里吃一顿原汁原味的农家饭,这样的“本地游”相比远游省时间、省精力,但获得的快乐却翻了倍。
近年来,光山县民宿市场发展迅速,先后建成了南王岗乡村会客厅、神山岭田园综合体、晏河乡帅洼村、东岳客栈等精品特色民宿,还有趣味十足的钟鼓楼亲子乐园,古色古香的司马光小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知名旅游景点,凭借“景美人少、休闲放松、车程短”等优势,成为县域周边群众节假日出游的首选。
人居环境改善使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文明乡风好,村民有劲头
乡村之美,美在乡风民风、美在文化生活、美在幸福家园。
“虽然奖品不多,但分量很沉!”拿着刚颁发的证书和一个脸盆,村民张元德非常高兴,表示一定会继续努力。“他家获得五星级文明户乡亲们都服气。”邻居张元友点赞说。
张元德是村里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家门口的广场、农家书屋都是他的“势力范围”,每天天不亮就挥舞着扫帚卖力地清扫村组垃圾,并赶在垃圾清运车来之前,把垃圾分类装好。
在该村24个村民组的休闲广场上,都有一个荣誉墙,“优秀共产党员”“三星文明户”“五美庭院”等道德模范照片贴满了荣誉墙,村民们开怀微笑的瞬间被照相机定格。在该县364个行政村中,这些都是标配。
“以前,村民关心的只是自家小事,对村里的集体事务并不上心,对村“两委”的工作缺少全面了解。”槐店乡晏岗村党支部书记晏乃君对此深有感触。为引导村民全面参与乡村治理中,晏岗村在日常事务中采取共建、共享、共治的办法,举办“我心目中的晏岗”“晏岗好方面”“晏岗特色”“如何改善晏岗环境”等活动,全面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从脱贫后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到多彩多姿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润物无声”,近年来,光山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基层治理有效结合,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打造县、乡(街道)、村、组”“四级联动”的工作网络,以村规明约为辅助,以“三星创建”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到全县各自然村落。
如今,行走在光山城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文明乡风拂面而来,所到之处风貌清新,让光山这个有着“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的“智慧之乡”散发出独特韵味。(光山县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黄晓婉 供稿)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