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智慧县豫 > 多彩县域 > 正文

乡村蝶变入画来 淇县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

乡村蝶变入画来 淇县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
2022-06-07 16:39:04 来源:映象网

夏日风起,漫步淇县各个村庄,绿荫遍地,鲜花盛开,“云梦北口”“善美小洼”“石美鲍庄”“灵秀刁公岩”“竹韵新乡屯”等一大批特色村的别致风景映入眼帘。

乡村蝶变入画来 淇县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

全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以来,淇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网格化责任,坚持高位推动、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全民参与、全域推进,认真开展美丽乡村创建、“五美庭院”评比、“空心村”整治等活动,先后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27个,实现“一宅变四园”1934处,村庄环境显著改善。同时,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村庄纷纷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呈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宜居乡村景象。

健全推进机制,高位推动实施

徜徉在有着“竹韵新乡屯”美称的高村镇新乡屯村,“八园两馆一居一广场”让人犹如置身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区,如画美景、民间传说俯首可拾。

在倾心打造“水净、村美、人和、富裕”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淇县健全推进机制,高位推动实施,“竹韵新乡屯”就是成功范例之一。

大员上阵,高位推动。淇县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行动专班,实行县级领导分包联系乡(镇、街道)、县直单位联系帮扶村、乡(镇、街道)班子领办各村、农村干部包办到组的工作推进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县委书记杨建强、县长侯明森多次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议,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明确目标、周密部署。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李英锋带队组织开展各类观摩检查活动15次,组织专班定期召开调度会,传达上级精神,安排部署工作,狠抓工作落实,推动集中整治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乡村蝶变入画来 淇县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

周密部署,协同联动。淇县按照三个阶段开展集中整治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有机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文明城市创建、冬春绿化会战等工作,制订了详细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和督导考核细则,构建了时间任务明晰、工作职责清晰、部门协同联动、上下形成合力的工作推进格局。

严格奖惩,加压推进。该县建立了督导检查、观摩评比、调度研判、奖优惩劣等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项任务有效落实。集中行动开始以来,该县共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观摩评比活动18次,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发放奖补资金950万元。

注重宣传,营造氛围。该县先后组织省、市、县媒体和县作家协会、县摄影家协会人员,开展两次大型采风活动,对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成效进行充分宣传展示,形成了各乡(镇、街道)和各村之间互相借鉴、互相赶超的良好局面。

多方筹资,解决难题。该县借助乡村振兴分包单位、“万企兴万村”、乡贤资助等方式多方筹资。目前,有20多个分包单位对分包村村庄建设进行资助,15家企业对接村庄进行村庄改造。

细化整治标准,分类对标提升

在淇县庙口镇三王庄村,一幅生动的乡村美景展现在人们面前。按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理念,三王庄村干群齐上阵,聚焦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和拆违建、清垃圾以及美丽庭院建设等,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丽宜居村的蝶变。

淇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过程中,着重在“细”字上下功夫,分类施策、梯次推进,不落一村、不留死角。前期,淇县将村庄划分成整治村、提升村、示范村三大类,分类细化评价标准、对标提升。

乡村蝶变入画来 淇县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

整治村主要是基础条件一般的村庄,突出解决脏乱差问题,重点对照省市治理“六乱”的标准和开展“六清”的标准,让村庄净起来。

提升村主要是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村庄治理有效的村,在治理“六乱”、开展“六清”的基础上,突出巩固、提升要求,完善村庄清洁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推进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四旁”绿化和庭院美化。

示范村主要是在现有的“千万工程”“四美乡村”示范村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三位一体”网格化包保体系、“门前四包”、红黑榜评比等工作机制,统筹抓好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工作,“四旁”绿化率达到100%,街道硬化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绿化率达到30%以上,“五美庭院”占比力争达到50%以上,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淇县还建立了三类村的动态调整机制,达标一个、晋升一个,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突出示范引领,建设美丽乡村

太行山下,一个山清水秀、村风文明、繁荣兴旺的“传奇大石岩”在世人面前掀开了“面纱”。这个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村庄在群众期待的目光中成功嬗变为一个集影视基地、红色旅游、党建学习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

淇县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时,不仅让村庄净起来,更突出绿起来、美起来这个主题,结合人文基础、村庄禀赋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乡村蝶变入画来 淇县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

注重规划引领。淇县以“能用、管用、好用”为准则,以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旅游特色村等为重点,大力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村庄规划划定红线、守好底线,挖掘村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特色和优势,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实现山水田园、历史文化和村庄有机融合。

突出特色文化。淇县因地制宜,补短板、强弱项,一村一品,实现全面提升。一方面是在绿化上体现特色,以绿化推动森林围村、绿树荫村、花果美村、林果富村,油城村的梨、枣园村的枣、良相村的石榴等均远近闻名。另一方面是在美化上提升内涵,打造美丽乡村,坚持“既要塑形,更要铸魂”理念,充分挖掘、保护乡土文化,把乡土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街一色、一巷一景”。

示范带动,整体推进。淇县坚持示范引领,在前期每个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领办,高标准打造18个样板村的基础上,接续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通过样板村以点带面,实现全面提升。在18个样板村的基础上,目前又确定黄洞乡、灵山街道、高村镇、卫都街道为美丽乡村整乡推进示范乡镇,促进“一片美”带动“整乡美”。近年来,淇县先后涌现出了“民俗秦街”“老家赵庄”“红色鱼泉”“云梦北口”“艺术东掌”“石美鲍庄”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名村。灵山街道赵庄村被评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灵山街道跻身河南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美丽小镇行列。

注重长效管理,完善机制保障

游园如画、风景秀丽,曾经的脏乱村,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治理”先进村、“美丽乡村”标杆村,这就是卫都街道黑龙庄村近几年的变化。该村打造了“党组织领导、多方参与、群众自治”的农村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全力跑出乡村治理加速度,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淇县注重长效管理,不断完善“网格化”责任管理、“积分制”信用管理等机制,推动农村由“一时美”走向“持续美”。

完善村规民约。各村把持续开展村庄清洁、环境卫生“门前四包”等形成制度,纳入村规民约,以村规民约形成约束力。同时,采取电话投诉、问题“随手拍”等方式,接受群众监督,推动形成村庄自己住、环境自己护、责任自己负、监督自己干的农民自我管理机制,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民建、民管、民享”制度。

建立网格化包保体系。建立乡(镇、街道)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的三位一体网格化包保体系,实行“总网格长、分网格长、网格员”三级网格管理制度,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绿化管护、厕所管护等纳入同一网格管理,责任到人,确保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推广信用积分制。推广黑龙庄村的经验做法,实行以户为单位的积分制,采用以积分兑换物品的办法,对村民进行物质激励,村民可凭借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物品。年初按照每个乡(镇、街道)挑选3个村开展试点推进。目前全县26个村庄长效机制基本成熟,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管理机制。

农村户厕改造工作稳步提升

碧绿的草坪上盛开着色彩缤纷的鲜花,造型各异的水缸和轮胎点缀其间,景色优美。关庄村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按照“卫生、经济、适用、环保”和“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原则,实施户厕改造工程,户厕改造率达到100%,在全县率先实现了零旱厕目标。

制定标准提升质量。淇县出台了《农村无害化户厕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农村户厕提升改造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新(翻)建农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工作的通知》,通过编制规划、制定标准、示范引导和财政以奖代补等措施,规范淇县农村无害化户厕建造与安装技术,全面提高农村无害化户厕建设水平和质量。

整村推进实现全覆盖。2019年至2021年全县145个改厕行政村现有农户4.69万户、常住户数3.34万户,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改造3.09万户,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到92.6%。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这一理念在淇县不断生根、发芽、结果。朝歌大地上,一村一落皆美景、蝶变乡村入画来,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一个个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村庄,为广大群众带来了舒适、安静、清洁、美观的生活环境,带动了家风、村风、民风的转变,正在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和谐统一。(通讯员 汪丽娜 杜习忠 张志刚)

标签:

(责任编辑:闫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