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智慧县豫 > 非凡匠心 > 正文

为有源头活水来——鹤壁市扶贫工作综述

为有源头活水来——鹤壁市扶贫工作综述
2018-11-16 16:33:22 来源:中华网河南

图为施家沟村村民在晾晒手工粉条。

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培育优质农特产品是鹤山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淇县举办电商服务点专题培训班,全县27个贫困村“两委”干部、村级电商服务点负责人、京东淇县特色馆、阿里巴巴淘宝及电商典型代表等50余人参加了培训。

山城区石林镇西酒寺村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已初具规模。

淇滨区上峪乡鹿厂村鹿养殖项目。

浚县产业扶贫基地奉献禽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鸡舍巡查。

鹤山区鼓励引导贫困群众发展技术难度小、门槛低、收益稳定的特色种养产业,东齐村贫困户王现生便是通过养殖山羊脱贫的。

满山遍野的光伏电池板,整车待发的外贸服装,挂满枝头的核桃、石榴,养殖场里的山羊、梅花鹿……百花齐放的特色扶贫产业,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甩掉穷帽子,阔步奔小康。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鹤壁市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打通产业到村到户精准扶贫路。截至2017年年底,已有73个贫困村脱贫摘帽,11718户37966人稳定脱贫。

高位推动,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近年来,鹤壁市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乡村旅游、电商流通、光伏扶贫”六大主导产业,先后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65个,创建产业扶贫基地134个,直接带动3587名贫困劳动力就业、21187人稳定脱贫。

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党政一把手抓扶贫的责任机制,以发展产业为基,推动脱贫攻坚深入扎实开展。

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鹤壁市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机制,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产业扶贫专班等,明确目标任务,实行绩效评价,将产业扶贫基地建设纳入重点工作督导考核,每月通报,每季度公开,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完善政策,提供产业发展遵循。鹤壁市相继出台了《鹤壁市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鹤壁市产业扶贫基地创建实施方案》《鹤壁市创新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产业扶贫实施方案》《鹤壁市加强转移就业脱贫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提供政策遵循,促进全市产业扶贫健康发展。

加大投入,保障产业发展。鹤壁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统筹使用中央和省财政资金向产业扶贫倾斜,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2亿元,拉动社会投资近20亿元。市级财政预算每年至少列支1500万元,并要求县区财政按照1∶1比例配套,打捆对产业扶贫基地进行奖补。

聚焦重点,全面构建产业扶贫体系

淇滨区大河涧乡牛横岭村,原来是省级贫困村。全村237户769人,2015年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05户348人。

这几年,牛横岭村积极引进企业,大力发展特色果木种植产业,想方设法带动贫困户增收。截至目前,全村已有84户302人脱贫。贫困户张继妮开心地说:“俺在村里的采摘园工作快两年了,每月能挣近2000元。俺家还在仙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了股,前段时间刚领到2000元分红,听说下半年还能再领2000元!”

乘着产业扶贫的东风,牛横岭村2016年成功脱贫摘帽。这个山村的美丽嬗变,正是鹤壁市产业扶贫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鹤壁市聚焦重点,高规格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服务,完善产业扶贫体系建设,实现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同步增收。

高规格谋划产业布局。确定了“西部山区抓旅游扶贫、中部丘陵地区抓特色种养产业、东部平原地区建‘卫星工厂’、荒山荒坡建光伏电站”的总体发展思路,共谋划扶贫项目851个,资金规模7亿多元。六大产业部门制订了“六大特色产业”专项扶贫工作方案。各县区根据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各自的发展重点,淇县的太行山东麓美丽乡村示范带、鹤山区的“北斗七星”旅游格局等已初步形成。

高标准建设产业扶贫基地。通过财政扶贫、金融支持、到户增收、技术培训、项目支持等措施,鹤壁市建成“卫星工厂”、种养业、旅游扶贫、光伏电站等各类产业扶贫基地134个,均达到三有”(基地有工商管理营业执照、有一定资产规模和带动能力、有贫困人口就近就业条件)标准,确保贫困人口就近就业,稳定脱贫。

高效率提供服务保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了金融服务、风险防控、信用评价、产业支撑4个体系,金融精准扶贫取得突出成效。截至6月底,鹤壁市累计发放扶贫贷款8399笔2.61亿元,户获贷率56.1%,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强化用地服务,调整基本农田1595.24亩、盘活集体建设用地等用于产业扶贫,采取优化工作模式、压缩办结时限、集中办公审核等措施,加快扶贫项目用地审批;注重人才培训,组织产业扶贫经营主体开展企业管理、营销等知识培训,并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贫困户开展订单式培训,为扶贫基地提供技术人才支撑,今年年初以来,共培训企业负责人320人次、贫困人口4320人次。

高质量实现利益联结。制订了《创新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创新实施直接帮扶模式、合作帮扶模式、资产收益模式、社会帮扶模式和项目带动模式,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和脱贫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联结纽带,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确定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同步增收的股份联结、订单联结、劳务联结、租赁联结等利益分配方式。淇滨区上峪乡桑园村打造的旅游综合体,以股份联结的利益分配方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带动周边3个村400多户贫困户脱贫。

创新模式,因村因户精准帮扶

中蔼万家·山城万山温家沟制衣有限公司服装加工卫星工厂内,已脱贫的张凤菊正在流水线上忙碌。

张凤菊曾是山城区石林镇温家沟村的贫困户,去年9月,“卫星工厂”刚刚建成,她就来到这里通过培训成为一名产业工人,“从刚开始的不熟练到慢慢熟练,现在我已经完全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山城区着力建设的“卫星工厂”,让不少身在农村的“就业边缘人”变身产业工人,实现了脱贫致富。像张凤菊这样,通过转移就业成为产业工人的村民,在温家沟村就有100多名,其中包括40名贫困村民。

近年来,鹤壁市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因地制宜确定帮扶模式,多方共赢激发带贫活力,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直接帮扶模式,让贫困群众参与经营。建立“基层组织+贫困户”的利益联结体,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引导贫困群众利用人文自然资源,通过开设农家乐、出售土特产等方式直接参与经营。

——合作帮扶模式,让贫困群众成为股东。建立“基层组织+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体,依托各类经济合作社发展扶贫产业,引导贫困户入股成为股东。

——资产收益模式,让贫困群众直接分红。建立“基层组织+合作社+贫困户+N”的利益联结体,支持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委托经营等多种方式取得资产性收益。

——社会帮扶模式,让贫困群众就业有门。建立“基层组织+企业+扶贫基地+贫困户”的利益联结体,利用平原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优势,通过建立“卫星工厂”,实现贫困户就近就业。

——项目带动模式,让贫困群众长期受益。建立“基层组织+企业+贫困户”的利益联结体,由基层组织成立公司,利用荒坡荒地建造光伏电站,给贫困户分红。

引导带动,产业扶贫成效凸显

“去年12月份签了协议,俺成了同发肉牛养殖场的股东。往后这3年,俺每年都能领到4000元分红。”拿着上半年分得的2000元,淇滨区大河涧乡小河涧村贫困村民杨小花喜上眉梢。

随着产业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鹤壁市扶贫产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逐步形成了“户有致富项目、村有特色产业、乡有主导产业、县有支柱产业”的良好局面,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从中受益、稳定增收,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产业扶贫基地有序分布,对贫困群众实现全覆盖,实现了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意愿的贫困劳动力100%就业,切实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带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以产业扶贫项目为载体,积极盘活集体资产,助力脱贫攻坚,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市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高站位、接地气的谋划下,扶贫产业项目得到了市场的印证和认可,社会资金不断注入,有力推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带动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产业项目的发展使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观念进一步转变,由原来的“等靠要”变为主动参与,提升了群众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如今,在鹤壁市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一户多策、一人多策确定帮扶措施,平均每户贫困户有四五项持续稳定的帮扶措施,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并形成长效脱贫机制的攻坚战初战告捷。(李佳 供稿)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多部门齐心协力确保第四届消博会顺利进行

2024-04-12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