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说要回村里种植蒲公英,好多亲戚朋友都反对,不明白我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为啥还要回到穷山村。”7月1日上午,回想起返乡创业初期的情景,雷德华感慨不已。
雷德华今年30岁,是土生土长的鲁山县瓦屋镇上竹园寺村人。2013年,雷德华从信阳农林学院茶学专业毕业后就职于市区一家房地产公司。2017年,响应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号召,雷德华回到了上竹园寺村。
“蒲公英又叫黄花苗,是一种很常见的野生中草药,不少人清火就拿它煮水喝,《本草纲目》等药典均有记载。蒲公英在我老家随处可见,上竹园寺村一到春季漫山遍野都是蒲公英,于是我就想到了制作蒲公英茶。”雷德华介绍。
雷德华在村里流转土地近100亩,人工种植蒲公英。他通过嫁接技术,使种植的蒲公英具有和野生蒲公英一样的功效,并且大大提高了一年收割的次数,产量大为提高。他注册成立了河南绿源中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办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建立了一条蒲公英袋泡茶生产线,长期安排十多名贫困村民务工。在蒲公英采挖时段,一天用工近30人,用的基本都是贫困户。
蒲公英具有很多功用,但因为其味道苦涩,很难普及到大众日常生活中,而高温的方式又会破坏部分有益成分。“我是学茶叶加工的,知道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不会破坏植物的有益成分,将其功效最大限度地保留。”雷德华说,蒲公英加工成茶叶后,不仅服用方便,而且功效也能得到有效保留。公司刚开始做的是袋泡茶,现在已开发出了颗粒茶,市场销量很好。
随着市场的拓展,公司开发的蒲公英茶销量大增。于是,雷德华就大量收购村民刨出的野生蒲公英,不仅带动本村村民参与到该项产业中,还辐射带动周边村的居民采挖、出售蒲公英。
“俺家离公司很近,在这儿干活也不累,一天能挣60元钱,不用出村,而且还能照顾家。”在公司干活的贫困户李凤云说。
“蒲公英能做茶?好喝吗?有什么功效?”去年10月26日至28日,蒲公英茶在中国(上海)国际食品博览会山上参展。参观者络绎不绝,在展位前,一些人好奇地围着产品问工作人员。在那次博览会上,公司收到了不少订单。
去年底,上竹园寺村摘下了贫困村的帽子。今年6月26日上午,该村举办了2018至2019年度先进表彰大会,雷德华是被表彰的10名优秀村民中的一员,并代表被表彰村民发言。“感谢大家为上竹园寺村脱贫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作为一名返乡创业者,我会尽最大努力带领父老乡亲致富,把上竹园寺村建设得更美好。”他说。(鲁山县委宣传部 师红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