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信阳浉河区退役军人王克华荣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7月26日,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组织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军地相关部门联合表彰张富清等401名同志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其中浉河区退役军人王克华光荣入围。
在浉河区,提起王克华这个名字,不少人都交口称赞、钦佩万分。王克华赡养照料素昧平生烈士的父母双亲近40年,他的口头禅是“我就是他们的亲儿子”——这句承诺矢志不渝地贯穿了王克华守护烈士父母40年的始终。
1979年的一天,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的王克华被一篇新闻报道所感动。当时,《解放军报》上刊载了河南南阳市唐河县一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郝修常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掩护全连战士转移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随即,王克华给烈士父母郝生荣、孙桂枝写了一封信:“你们虽然失去了儿子,但有千千万万的青年愿做你们的儿子。如果你们不嫌弃,我愿做你们的儿子,照顾你们终生……”
怀着对烈士深深的敬仰之情,1982年王克华报名参军,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奔赴新疆戍边。身在千里之外,王克华时刻记挂着烈士父母,他坚持给两位老人写信,并从每月不多的津贴中拿出一部分寄给他们。从新疆到南阳唐河,有十几个小时的路途颠簸。但只要是探亲或休假,王克华都风雨无阻的去探望郝生荣和孙桂枝。
义薄云天,夫妻齐心履诺言。1988年1月,王克华结识了妻子杨芳。新婚当天,夫妻二人顶着凛冽寒风,风雪夜里走山路,共同探望烈士父母。自那以后,赡养烈士的父母成为夫妻二人共同的承诺。
退伍不褪色,永葆初心不变。1995年,王克华转业回到家乡。每天挣到的钱除了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开支外,他一元两元地攒着,临近春节时,他把所攒的钱都寄到了“父亲”郝生荣家里。无论逢年过节还是闲暇之余,他只要一有时间,就去看望两位老人。他把人生中第一笔津贴、第一笔工资、第一次探亲、旅行结婚第一站都给了两位老人,期间累计书写信件130余封、赠送现金5万余元、问候电话不计其数。
从两位老人去世至今,王克华每逢清明节,都会抽时间前往两位老人的墓地看望祭奠。现如今,王克华又在资助困难大学生、救助受灾群众等方面继续发光发热,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大爱情怀、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信阳浉河区委宣传部徐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