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智慧县豫 > 非凡匠心 > 正文

大别山的好儿女 ——记中共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黄久生

大别山的好儿女 ——记中共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黄久生
2020-04-02 08:26:34 来源:人民网

大别山区是一方沃土,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这里养育出了数以万计的英雄儿女。

黄久生是个有故事的人,他的故事很多也很长。无论是应邀到大学、党政机关还是在企业、家乡做演讲,黄久生每一次都习惯用这样一个共同的开场白和结束语:

“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

“我永远是那个晏岗村走出来的农村娃,是那个叫黄久生的农民工!”

滴水之恩记心间

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

时间回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那个隆冬。

潢川县双柳树镇晏岗村一处破旧的土坯房里,肝肠寸断的哭声穿越皑皑白雪,回荡在大别山深处:一个重病的农妇撒手人寰,家里唯一的一条被子被剪成两半,一半放在母亲的棺材里,一半留给3个年幼的孩子。

那一年,黄久生6岁。迫于生计,父亲把两岁的弟弟送给了别人。黄久生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送走弟弟那天,弟弟死死抓住他的手,不愿意离去,兄弟二人一起扯着嗓子哭,最后是大人们硬掰开两人的手,把弟弟抱走了。

生活的困窘可想而知。黄久生的父亲走村串巷,为人补锅镶瓢,十天半月难得回来一次,留下6岁的久生和4岁的妹妹相依为命。家,对于小久生来说,就是两间破草房和妹妹。

东家一碗稀饭,西家一个窝头,这家半瓶煤油,那家一件旧棉衣……在那个物资奇缺的年代,乡亲们用最朴素的善良和爱心陪伴着黄久生兄妹俩艰难成长。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黄久生仍然清晰地记得吕中秀大娘除夕夜里送来5个大肉饺子的美味、叶先珍大婶熬了两个通宵赶做的两双棉鞋的温暖、镇上油条铺大叔“高价收购”柴火和送给他香喷喷油条的感动……一桩桩一件件,这些默默无声的滴水之恩,成了黄久生童年里最永恒的记忆。

屋漏偏逢连阴雨。由于个子小,小久生站在土坯垒起的高台上炒菜,但顾了上面顾不了下面,有一次火窜出了破铁皮做的烟囱,把茅草房烧着了。

“柱子(黄久生的乳名)家着火了!柱子家着火了!”老党员黄传顺大声呼救,全村乡亲纷纷赶来救火。火扑灭了,黄传顺又号召大家你家兑一根檩条,他家兑几垛茅草,重新盖好三间土屋。

祸不单行。这一年,黄久生5岁的妹妹足跟深部组织化脓性病变形成窦道,不能走路,5分钱的挂号费难倒了小久生。村支书晏传合不但给垫付,还跑去找公社的领导,协调来当时紧缺的西林油。妹妹得救了,久生的心更暖了。

感恩的种子在苦难的土壤里茁壮生长。当时读初中的黄久生在《我的理想》作文里这样写道:“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大货车司机。我要多拉货、多挣钱,回报那些给我饭吃、给我衣穿的人!”

那时的黄久生,在村里最敬佩两个人,一个是救火的老党员黄传顺,一个是救命的村支书晏传合。“他们就像全村人的主心骨,谁家有困难了都找他们。我长大后能像他们一样,能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该有多好!”这是儿时的黄久生当时“不敢说出口的大理想”。

“我在小时候绝望时尝到了别人帮助我获得的那一种幸福那一种快乐,我也想让别人尝上被帮助后获得的那种幸福那一种快乐。”黄久生动情地说,“就是尽我的力量,做我力所能及的事。”

结草衔环报桑梓

700位老人共同的“儿子”

40多年后的2019年深秋,北京天安门广场上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游客:黄久生带着40位“爸妈”旅游来了!在这群特殊的游客中,平均年龄77岁的老人们都是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到北京。其中年龄最大的103岁,最小的也是68岁。

听着老人们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看着他们褶皱里溢满幸福的笑容,黄久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大家说我是700多位孤寡老人共同的‘儿子’,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我要对得起这个至高无上的称谓。”

一诺千金,黄久生做到了!

1983年,18岁的黄久生背着破旧的行囊,成为郑州一处工地上运土的小工。他不足百斤的瘦弱身板,时常被运土车把翘得老高。

“使了吃奶的劲”搬砖头、提泥灰。搬砖,总是把砖及时地递到师傅的手中;提灰,总是把灰放在师傅最顺手的地方。收工了,总是把工地拾掇得干干净净。很快,黄久生就成为偌大的工地上大工师傅们最喜欢的小工。

但干遍了所有杂活,到了年底仍然是“没有余粮”。在外连续干了3年,黄久生“都不好意思回老家过年”。

“卖苦力不行,必须靠技术吃饭!”此后的工地岁月,黄久生做起了“有心人”。问师傅,啃书本。有一天,他干活太累了,手拿书本睡着了。蜡烛点着了书本和枕头,火苗蹿起,把他的头发都烧焦了。

就这样,凭着坚韧的毅力,黄久生系统学完了建筑专业全部函授课程,取得了平顶山工学院的大专文凭。就这样,从支模、摆线、砌砖到看图纸,从小工做到了大工,从班长变身队长,黄久生成为中建七局一公司年轻的项目部经理。

眼瞅着1986年春节越来越近,怀揣着攒下的3000元钱,黄久生老早就琢磨着回家过年。他将血汗钱换成城里刚刚流行的的确良布料、乡亲们没有见过的南方水果香蕉,还有核桃大枣、鱼虾海鲜……当满载着年货的手扶拖拉机出现在村口时,小小的晏岗村沸腾了。

“柱子回来了,柱子回来了!”那一天,家家户户都收到了黄久生精心购置的礼物。

老党员黄传顺拿起一根香蕉就往嘴里塞,被一旁的黄久生连忙拦下,惹得大家好一场畅怀大笑。

那一刻,笑着的黄久生却模糊了双眼,他似乎看见瘦小的柱子正隔着时空,向他微笑致意。

那一天,黄久生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纪元。

从此,黄久生34年如一日,逢年过节,回晏岗村看望乡亲街邻,给村里的孤寡老人置办年货。

晏岗村的老人成了邻村老人艳羡的对象,他们都说:“咱要在晏岗村多好!”

1996年春节,附近几个村的老人都收到了黄久生的新年礼物。

1998年的寒冬腊月,黄久生随双柳树镇的领导看望其他村的一些孤寡老人、五保户、特困户,看到有的老人身上没有棉衣,快过年了,有的家庭没有买肉的钱,他的眼圈红了。

从此,黄久生24年不间断,他看望老人时的名单越来越多,全镇700多位孤寡老人都装在他心里;他看望老人时的采购单也越来越长,除了肉、米、油,还写满了四季新衣和一长串生活用品。

为了让全镇的孤寡老人都能得到精心的赡养,2008年,黄久生捐资200多万元在家乡建起了一所敬老院。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国家发给的补贴外,生活起居的各个方面,包括养老送终全部由黄久生个人承担。

“见不到久生,我闭不了眼。”2009年,孤寡老人李鸿金患上了癌症,临终前只有这一个心愿。驱车4个小时,黄久生从郑州建筑工地匆忙赶回,他紧握着老人干瘦的手说:“您百年之后,我送您上山。”10多天后,老人去世,“儿子”黄久生披上白孝布,为老人料理后事。

李鸿金老人走后,黄久生认识到让老人吃饱穿暖还远远不够,他们还需要爱和陪伴。

关爱从细微处着手,黄久生担心老人们遇到难事联系不到他,就把自己的手机号印在米袋子上。为给“爸妈”们过生日,他还经常不期而至地制造意外惊喜,有时候还跑到后厨做上几个拿手菜。

除了关爱老人,黄久生还竭尽全力回报家乡。

双柳树镇搞“村村通”,隆古乡修大路,慈善总会捐款……只要是造福乡亲的事,黄久生一次也不缺席,他先后为家乡和社会累计捐款1000多万元。

让黄久生念念不忘的,还有捐资助学。他捐资近20万元建起希望小学,资助200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从2016年起,他每年又拿出2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黄久生说,决不能让一个贫困孩子像他当年一样因贫辍学。

黄久生从来都不是富翁。最艰难的时候,他是借钱去做善事的。工地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不止一次被人追过债。有一年,腊月廿五了,老人们翘首以盼,他却难以脱身:这边工程款没到位,那边还欠着供应商的钱,“上厕所都有人跟着”。直到腊月廿八,他终于借到一笔钱,才匆匆赶回。

但再苦再难,黄久生从未动摇过。这是他的根,也是他一往无前的力量源泉……

关爱老的,帮扶穷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不能掉队。”黄久生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他说,“帮助乡亲们脱贫奔小康,支部有责任。作为支部书记,我更是责无旁贷。”

2016年年初,精准扶贫在全国全面展开。黄久生工地所在地的新郑具茨山两个贫困村——大槐树村和柿树行村的520户村民整体搬迁。人离开了土地后,致富项目和启动资金就成了大问题,尽管有小额贷款支持,但尚未转变观念的村民对借贷顾虑重重。在搬迁动员大会上,当260万元现金整整齐齐地摆在主席台上,黄久生宣布资助每户5000元作为致富项目启动资金。

“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这是黄久生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从大别山区走出的农村娃,黄久生深知,摆脱贫困只是阶段性任务,乡村振兴才是奋斗目标。为此,黄久生在家乡荒山多的地方流转12000多亩山地种油茶,与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一起成立茶油合作社,依托当地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着力建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曾多次聚焦报道黄久生义务赡养家乡700余位鳏寡孤独老人的事迹,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如《人民日报》2013年8月27日报道黄久生《致富不忘本 常怀报恩心》的“编后”所言:“黄久生的仁心大爱温暖社会,点亮了一盏精神世界的明灯,无愧于道德模范的称号。黄久生生动诠释了利他精神的内涵,树立了一种道德境界的标杆,必将鼓舞更多的人把助人当作快乐,把奉献作为幸福。”

把助人当作快乐,把奉献作为幸福,这不正是一个中国农民工、大别山优秀儿女黄久生的人生密码吗?!(信阳市委宣传部 龚立堂 时秀敏供稿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