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如果想提高现有的种植效率,必须要将现有的土地条件和农业科技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种植,提高产量和效率。”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淮滨县固城乡的富民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明勤对记者说到。
今年56岁的张明勤,是淮滨县栏杆办事处欧坡村人,家里世代以农为业。他曾因家庭困苦,潜心改变自家生活条件远赴黑龙江承包土地进行农业种植,在2011年,“学”有所成后,返回家乡并于固城乡流转土地1376亩,带领当地群众,依托农业科技,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让数以百计的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自身的努力下,他于2012年度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2015年度又再次被信阳市人民政府授予“信阳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当地群众也亲切地称呼他是提升土地价值的带路人,是科技兴村兴农的带头人,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据张明勤介绍,1991年,在黑龙江当兵的弟弟回家省亲。身为老大的张明勤与弟弟攀谈之时,获悉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在得到妻子的大力支持之后,他简单收拾行囊,跟随弟弟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黑龙江开始了他的致富梦。致富的路子不是一路坦荡的,最早的张明勤只是工地上的一名普通工人,当时正值国家提出开发北大荒的政策,毅力坚韧的张明勤于是毅然决然的辞去了工人的工作,前往黑龙江省绥滨县普阳农场承包起土地,仅三年就承包1145亩,并钻研水稻种植。这一干就是20年。
“90年代的黑龙江农民不会插秧,我在那里教他们插秧技术。由于我种的水稻产量高、品质好、还能卖上价,且给当地群众带去了技术、带去了财富,为此,黑龙江省绥滨县农垦局,在我承包的土地上放映半个月的电视剧作为奖励。”张明勤开心的述说着往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明勤的思乡之情愈来愈浓。2010年,张明勤回家探亲,看到家乡父老乡亲依旧是老式种植方式后,他觉得应该用自己所学,带领父老乡亲走向致富路,在取得村民们的信任后,2010年秋,他一次性流转土地达到1000亩,截至目前,流转土地已达1376亩。
“曾经的老式种植方式已经不能有效适应现在这个社会了,有效的利用农业机器,将种植和科学有效结合,提高种植效率和作物产量才是王道。”张明勤说。
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张明勤先后筹资60万元购进了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喷灌机等农用机械7台,进行田间机械化管理,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缓解了劳动力匮乏的矛盾。并积极响应淮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围绕“四优四化”,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弱筋小麦、优质花生、优质粳稻。2016年,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他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稻渔种养模式。
“之前我们的种植方式也就是老办法,靠天吃饭,现在用上高科技进行农业生产,这是我们想不到的,包括现在把水稻和泥鳅一起养的方式,真是给了我们脱贫的动力。”张明勤带动的贫困户笑着说。
致富不忘众乡邻,张明勤发挥劳模风范,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大热潮中。他采用“基地+农户”的方式,依托种养基地对39户贫困户开展了多种有效帮扶模式。目前,24户贫困户土地已流转在基地使用,并在基地务工。
受张明勤影响,稻鳅种养模式已在淮滨县掀起热潮。目前,淮滨县的稻鳅、稻渔种养项目已在该县14个乡镇30个村落户,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60户1300人。
谈到远景计划,张明勤告诉记者,他将围绕扩大土地面积、技术培训普及和建立绿色高产高效种植示范区等做文章,确保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从而带动更多群众向着美好生活奋进。(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章华阳 郝昱玮)
来源:映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