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智慧县豫 > 特色小镇 > 正文

叶县常村镇杨林庄:走出一条生态发展富民路

叶县常村镇杨林庄:走出一条生态发展富民路
2019-10-16 08:36:03 来源:人民网

土地种植花生,花生榨油,花生饼和花生秧喂牛,牛粪为花生提供肥料。10月9日,笔者来到叶县常村镇杨林庄村,探寻该村走出一条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富民路。

杨林庄村地处叶县常村镇政府西南4公里,是个典型的山区村,该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5亩,荒山面积3000余亩,下辖5个自然村,232户1111口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

2017年11月,市畜牧局质管科科长丁建辉到杨林庄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到村后,丁建辉感受到了山里人的善良与朴实,同时,也被当地的贫穷与落后深深触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这一方百姓脱贫致富。”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杨林庄耕地面积少,只种植传统作物,什么时候才能致富啊。”在充分调研后,丁建辉与村“两委”委员商议成立了叶县高阳种植合作社,并与南阳庄稼人合作社合作,引进高油酸花生种植技术。同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村指导种植,以村里有经验、懂技术、会管理的8户村民为核心,组建杨林庄花生种植服务队,实行统一引种拌种、统一播种施肥、统一收割摘果、统一对外销售,农户每亩增收1000元左右。

丁建辉利用市派第一书记扶贫资金20万元,建成一座饲料加工储备库,并与村干部筹钱购置了花生收获机,免费让农民使用,降低农民种植成本,形成了花生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解决了农民收获后的销售难题。

丁建辉还主动联系田庄乡一家奶牛养殖企业,与企业签订了花生秧包销协议。丁建辉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每年产出花生秧100余吨,企业收购价每吨500元,除去人工、运输等成本,卖花生秧每年就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近4万元。

为了使村民种植的花生有销路,也为了拉长产业链条,杨林庄村投资20万元成立了澧源鲜油坊,村民入股每股2000元,不足部分由村资金互助社贷款解决,除去正常开支,机器折旧费用,村集体每年可分红4.5万元。“我们的油坊可不是小作坊,我们榨的油还要经过去杂质、精炼、过滤等好几道工序才能装桶销售呢。”丁建辉说,现在设备有限,每天只能产200公斤油,等以后村集体有钱了,再上新设备,扩大生产。

“杨林庄虽然耕地少,但是荒山的面积很大,而且山上草木繁茂,特别适合畜牧养殖。”丁建辉把目光从耕地转向了荒山,这么大的资源要是利用起来,肯定会有大的发展啊!当他了解到村民有养牛的传统后,便利用自己畜牧专业的优势,鼓励村民继续干老本行。但小规模养殖,粪便没法处理,气味也难闻。

经过多方考察,2017年丁建辉利用有关扶贫资金成立了叶县澧源牧昌养殖合作社,投资150万元建设500个畜位的“托牛所”。“让村民的牛全部住进‘宾馆’,这样一来,就把无法大规模养殖、污染环境等问题全部解决了。”市畜牧局在得知情况后对丁建辉的想法非常肯定,免费为“托牛所”提供纯种郏县红牛冻精颗粒,由畜牧专家进行人工授精,对购进的肉牛进行品质改良,并负责日常技术指导。

村资金互助社还为贫困户提供1万至2万元的小额贷款,并且“托牛所”每产一头牛犊可享受政府补贴600元,如果出现死亡,中原农险最高可赔偿7000元。贫困户白天将牛赶到山上放养,晚上轮流入住“托牛所”进行看管,其他村民也可以利用农闲参与“托牛所”的临时性管护,按工取酬。

“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政策好了,‘托牛所’里不仅提供场地,还有专门的治疗室和接生室,牛生病了还有专业兽医看病,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也能放心地大干一场了。”张小东是杨林庄村潭沟村一组村民,今年47岁,以前在外开大车。得知村里要建“托牛所”,张小东便回到村里,花费12万多元从甘肃买了41头牛放到“托牛所”里。

目前,“托牛所”牛舍建设已经完工,已有9家贫困户加入养殖合作社。

养殖合作社慢慢壮大,销路怎么保证?在丁建辉的牵线搭桥下,澧源牧昌养殖合作社与郏县肉牛屠宰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实行产销对接,每头红牛收购价比其他品种高1000元左右,按每户饲养两头母牛计算,每年可净获利1.5万元以上。肉牛养殖产生的粪便,统一收集,发酵成农家肥,为农作物种植提供生态肥源。

“牛粪入土,改良了土壤,降低了污染,花生饼可用于肉牛饲养,牛粪堆积发酵供应农户种植花生,每年可解决5000余亩秸秆的禁烧难题。”丁建辉说,“目前,平顶山市乃至全省在资源禀赋上,和杨林庄相似的村庄较多,杨林庄的这一模式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不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也真正让农业变成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叶县宣传部 冯栎供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