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去餐馆吃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很有味道的菜名——“飞黄腾达”,其实就是一盘蚂蚱。这些蚂蚱并非野生捕捉的,而是养殖的。宝丰县前营乡店东村村民娄冠兵就靠养殖蚂蚱走上了致富路。10月14日,记者去探访了他的“蚂蚱农场”。
39岁的娄冠兵正在帐篷里忙活着。这些帐篷外面都罩着一层纱网。娄冠兵介绍:“养蚂蚱用纱网主要是为了透气,让蚂蚱感觉跟在外面差不多,很多蚂蚱会飞到纱网上休息。”
透过纱网我们看到,帐篷里褐色的蚂蚱密密麻麻,,不停地跳来跳去,,地上的草被啃得七零八碎,有的只剩下了草根。在帐篷的边缘,有几只蚂蚱在进食,还有几只正在蜕皮。为了防止蚂蚱飞出来,帐篷的出口处被胶布粘住。
店东村位于前营乡西北部,这里土地贫瘠,石多土薄,干旱少雨。但娄冠兵凭着一股韧劲儿,在蚂蚱养殖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实现了从“打工仔”到“蚂蚱哥”的华丽转身。
在外打工漂泊21年 坚定信念返乡创业
“远走不如进爬,在外漂泊不是长久之计,更何况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需要自己。”初中毕业的娄冠兵,和很多同龄人一样,16岁便开始外出打工,当过采购员、卖过珠宝玉石。2018年6月,偶然浏览新闻时了解到国家对农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于是萌生了返乡创业发展高效农业的念头。便先后到河北、山东等地考察学习蚂蚱养殖经验。当年11月,娄冠兵回到家乡,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村里4亩土地,投资4万元建起一座5处日光温室,开始尝试蚂蚱养殖。
“本想着蚂蚱养殖没啥技术含量,没想到精细活儿还挺多。”养蚂蚱以来,一些技术难题时不时困扰着他。阴雨天气温室大棚的气温怎样调节?如何存放草料才可以不会发霉?……娄冠兵说,蚂蚱养殖得不断学习各种养殖技术,定期给大棚消毒,做好日常浇灌,草场管理等。
目前,娄冠兵的蚂蚱已经发展到11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一亩地玉米一年能收入2000块钱,但养一棚的蚂蚱一年能收入24000元。从3月初到 12月份,一年能养4茬蚂蚱。正常情况下,一个棚一茬能产200斤蚂蚱,按照最低价25元/斤计算,一个棚一茬蚂蚱收入5000元,11棚蚂蚱一年最少能赚20万元。
惠农政策促发展 坚定创业梦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前营乡持续强化行业扶贫政策指导,通过流转农用闲置土地,引导乡土人才创业,形成创业实体。娄冠兵作为农业养殖典型进行重点扶持的人员,前营乡多次邀请市、县畜牧专家帮他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业务全程跟踪指导。
这让娄冠兵觉得自己选择的道路没有错,相关政策的支持更坚定了信心,干劲也足了。
现如今,小小的蝗虫养殖成就了娄冠兵创业梦想 ,养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他说,“随着人们对这种新美食的逐渐接受,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这东西比种庄稼效益高,形成规模后,用养殖的影响力去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才是出路。我计划明年再开辟出十来棚,扩大一下规模。”目前,他正在努力着开拓市场,让自己养殖的蝗虫走上本地市民的餐桌。
养殖蚂蚱致富 带动乡亲就业
富裕起来的娄冠兵不忘帮扶左邻右舍的贫困群众,只要大棚里有需要的岗位,就优先请来村里的群众打零工。
“俺在农场里帮忙喂草干点杂活每月收入不低于1000元,还能带孩子照顾老人,啥都不耽误。”在大棚里打工的村民赵珍高兴地说。
“最初回来创业就没想着光顾自己赚钱,想着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让他们跟俺一样过上好日子。”娄冠兵说。(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郭诚克)
来源:映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