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王俊生 实习生 罗聪 萌友 王建勋 董鹏 文图
3月25日上午,平顶山市新华区焦店镇郏山阳村红土坑造林现场,专业绿化公司的工人们正忙着给树苗刷白防虫,十几天前栽下的树苗,已抽芽吐绿。放眼望去,昔日地势起伏、坑洼不平的废弃粘土矿采矿区和破损荒山经过造林绿化,如今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据了解,该废弃地块面积有100多亩,原是附近一家水泥厂的粘土采矿区,企业生产调整后改为渣场,最多时堆放7万多方渣土和数万方建筑垃圾,后因长期废弃,污染周围环境,虽进行覆土处理,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原来这儿刮风天尘土飞扬,下雨天黑泥水一个劲儿地流。我承包后,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重新规划,平整土地,今年已种植桃树、梨树、核桃、石榴等果树和大叶女贞、罗汉松等绿化树种共计5000余棵,绿化面积近70亩。三年后就能看到花开缤纷,果实累累,也给市民提供一个游园赏景、采摘鲜果的好去处。”郏山阳村村民、承包大户马永辉高兴地告诉记者。
平顶山市因煤而立、依煤而兴,新华区作为中心城区,过去长期倚重煤炭企业,矿山开发历时数十载,遗留下大量工矿废弃地,成为一个个污染治理点和生态脆弱区,致使环境治理压力增大。
对此,新华区在全区实施“退场造林”工程,对辖区北部矿区煤场、渣场、料场、采石场、矿院等工矿废弃地实行拉网式排查,最终确定“退场造林”污染源场地28处、面积约1200余亩,全面开展植树造林,积极探索工矿区生态建设的创新之路。
今年初,该区首期确定12处“退场造林”试点,面积约550余亩。通过招聘专业园林绿化设计公司,对宜林场院按照“一块一景”进行“退场造林”工程规划设计,制定生态恢复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列入“退场造林”规划的场院由所辖镇、街道(管委会)协调土地流转,负责平整土地、回填种植土等造林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采取挂牌植树、援建等方式进行绿化,实现增绿,消除污染源。
工矿废弃地大多土壤疏松贫瘠,地表裸露,水土极易流失,造林难度大、成本高。为确保造林成活率,新华区制定了“退场造林”工程技术规程,从平整场地、覆盖种植土、防漏保墒、苗木种植、后期养护等方面明确具体技术要求。目前,今年的“退场造林”计划已基本完成,总投资1000多万,回填覆土30万方,种植各类苗木8万余株,将逐步改善北部矿区周边生态环境。
同时,该区鼓励大户承包“退场造林”地块,政府按照每亩每年800元标准进行补贴扶持。没有大户承包的地块,由所属镇(街道)负责,实施专业队栽植及后期管护,每年绿化委验收合格后,每亩补贴800元作为地租和养护费用,变租地植绿为花钱买绿,确保生态效益。
“我们把国土绿化与环境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修复利用工矿区废弃地,开展矿区‘散乱污’的根本治理,还绿于民,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有效解决了国土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钱从哪里来、树往哪里栽、成果怎么保的难题,这是城郊矿区生态治理建设的积极探索。”新华区区委书记乔彦强说。
猛犸编辑 徐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