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智慧县豫 > 县域生态 > 正文

浚县高标准粮田示范区从高产到优质 订单农业卖粮不再愁

浚县高标准粮田示范区从高产到优质 订单农业卖粮不再愁
2019-06-17 09:34:08 来源:人民网

为了感受丰收的喜悦,6月11日一大早,笔者便赶往浚县3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核心区。只见大片大片的麦田中,金色麦浪随风摆动,不时会有收割机风一样奔驰在麦浪间。

浚县伟一种植专业合作社就位于核心区内,当日天刚亮,合作社负责人周位起与卢清军便来到地头,指挥收割机收麦。

3000亩地种的全是优质种子,平均亩产690公斤

顺着笔直的水泥路,笔者一行来到位于卫溪街道八里庄村的伟一种植专业合作社,几台收割机正在大田中作业。周位起是河南省伟一种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卢清军是浚县伟一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俩人平时一个负责种业公司运营,一个负责合作社日常工作,这天却因为收麦聚在了一起。

“有人说现在种传统农作物不挣钱,咱合作社流转的土地每年多少租金?加上运营成本效益如何?”

“合作社一共流转了3000亩地,每亩地每年租金1000元,一亩地一季的运营成本在500至600元,但是我们种的不是普通小麦,而是种麦,比普通小麦要贵近一倍,所以效益还不错。”

“前几天下雨影响收成么?”

“一点儿也不影响,昨天收了一天,实测平均亩产690公斤。去年受倒春寒影响,平均亩产仅500公斤。”

“收好的小麦是直接卖掉还是入库?”

“我们是订单农业,总公司在浚县产业集聚区,有可容纳3万吨的仓库,麦种全部入仓,然后按照订单卖给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仓库除了收储自己合作社的种子粮,还回收种植我们种子的高筋优质小麦,价格每斤比市价贵一角钱。这些小麦直接运往订单公司。”

在与周位起的交谈中笔者得知,伟一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3000亩,为响应国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召,提前与面粉厂等签订单,大力推动优质强筋小麦新麦26的普及,将培育出来的种子交给其他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种植,然后高于市价收购,将收购的小麦卖给下游公司。

全靠机械作业,几千亩地仅两人照管

3000亩土地,平时仅两名工人照管,如何做到的?

“看到那个东西了吗?那是喷灌机,南边这台喷灌机是以中间的点为中心画圆,运作一周约24小时,一次性浇地700亩左右,北边这台长达800米的喷灌机是平移式的,一次能浇地上千亩。每次浇水我们两个各操作一台,一天一夜差不多能把这片地浇完。”卢清军说。

据介绍,平时合作社仅卢清军和另一名技术员负责照管,从种到收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种地不能靠蛮力,得靠科技!”卢清军指着田间的摄像说,“除了利用各类播种机、旋耕机、秸秆还田机、喷灌机、植保机等现代化机械作业外,我们还在田间地头装了摄像头,逐步探索智慧农业道路。”

从高产到优质,订单农业卖粮不再愁

“以前,赶上行情好的时候卖个好价钱,否则就不赚钱。因此,这几年我们不再一味追求高产,而是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向绿色农业转变,发展订单农业。”周位起说,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合作社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把更多的普通麦种换成优质麦种。

与一些地方普通麦子出现销售难相比,伟一合作社种植的优质麦种价格高且不愁销路。除了卖优质麦种,他们还回收优质小麦。周位起介绍,他们与河北沙河、河南内黄等地面粉厂、粮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他们将育好的良种卖给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等麦子成熟后再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这些优质小麦,形成良性循环。

“小麦收割后,南边这块地约700亩,拿来种高粱,然后卖给酒厂;北边这块地大约900亩,用来培育大豆种子,这些粮食还没种就找到下家了。”周位起说。

从“高产”到“优质”,这不仅仅是种植结构的调整,更是浚县农业发展经营理念和农业方向的转型。

浚县农业局农业研究员胡振方说,3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是浚县现代农业的标杆和旗帜,示范区从最初的“高产创建”到现在的“优质高质高效,绿色生态安全”,名称的变化折射出农业发展思路的转变。(浚县县委宣传部 徐朝广 王利英 李超供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