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息县县委、县政府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坚决扛稳抓牢政治责任,锚定目标,围绕整治“六乱”、开展“六清”、实现“四起来”要求,高标准推动工作落实,使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据悉,自12月份以来,全县动员近7000名县直单位党员干部、10006名乡村干部、61479名保洁员、11467名乡村公益岗位,累计发动11万余名群众参与到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全县共整治乱堆乱放49459处,乱倒乱扔38059处,乱搭乱建4724处,清理垃圾15468.377吨,治理污水1115处,清理河塘沟渠2818处,拆除旱厕7833处,清理违章建筑1665处,清理杂物40706户,清理残垣断壁2655处,整治空心院2623处,清理道路7730.27公里,硬化道路98390米,植树47540棵,植绿39740平方米,安装路灯3502盏,创建“五美庭院”6215户,全面提升了村容村貌、户容户貌。
提高站位抓整治。各级党委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成立了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汪明君任组长,对全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指挥调度,并多次深入城区、乡镇调研指导人居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召开综合整治工作视频调度会7次。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带头、躬身入局,走村入户走访调研,现场发现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督促指导乡村两级整改提升,目前已入户走访近100个村。各级干部下沉一线督促指导,带动人整治向纵深推进。落实“五级书记抓落实”工作机制,列入日常重要议事内容,统筹推进工作落实,营造了上下一心、同抓共建的氛围。
强化措施抓整治。该县始终将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明确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督查制度、奖惩制度、五包制度,为工作开展引航导向。(一)抓制度建立。印发了《<息县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综合整治中“六清”、“六乱”、“四起来”各项目标任务;明了职责单位和工作标准;对责任单位和部门明确了具体任务。下发《国道、省道、县道等主干路统一整治标准》12条和《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12条,点明20种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类型及整改措施,为各乡镇(街道)厘清工作思路,点明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标准。(二)抓责任落实。实行派驻包村指导员和分包推进机制。由全体县处级领导带头,选派全县正科级领导干部和部分优秀的副科级干部,面向全县348个农业村(社区)派驻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包村指导员,做到全县所有农业村(社区)全覆盖,包村指导员深入所联系包保的村(社区),指导、帮助、监督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并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截止目前,县直单位派348个党员干部指导员驻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其中:县处级34名,科级干部314名,抽调23个县直单位包保乡镇,县直单位与各乡镇同奖同罚。将全县人居环境整治指标区域化、整治责任网格化,将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任务细化到人、量化到分,确保各项工作精准落实到位。(三)抓督导反馈。抽调88名优秀业务骨干组成23个驻乡镇人居环境督查巡查组,每天在乡镇开展督查巡查工作,坚持当即发现问题当即反馈交办、当天督导当天通报制度。自12月份以来,已累计下发《督查督导通报》18期。坚持每周开展一次人居环境考评工作,由各督查巡查组组长带队,采取推磨互查的方式,对全县23个乡镇(办事处)开展暗访调研。由专班办公室汇总问题并对各乡镇(街道)进行每周打分排名,逐条交办。截至目前,总计已发现问题3086条,已全部交办整改完毕,达到了发现问题、整改提升的工作目的。(四)抓考核机制。将奖评比结果量化考核,通过悬挂流动红旗和奖惩的形式对人居环境整治优劣对乡镇进行评比。实行月评比制度,坚持奖优罚劣,奖罚分明的工作标准,对半月评比前三名的乡镇(街道)进行表彰,同时奖励人居环境经费;对排名后三位的乡镇(街道),由党(工)委书记在全县大会上作出公开表态发言和检讨,同时扣除工作经费。目前已对12月份上半月考核结果进行排名调度,切实以“严”的氛围保障“实”的成效。
瞄准目标抓整治。该县以发动农村群众为重点,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作为推动环境大提升的长效抓手,引导村民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提升村容村貌,以激发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美化家园的热情,掀起群众共建美丽宜居乡村的共识。结合“五美庭院”创建、红黑榜评比、环境问题“随手拍”、有奖举报等方式,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息县县委宣传部 余江 供稿)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