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一位小学教师,因音乐课上孩子吵闹,竟要求全班同学起立自扇耳光数十下。3 月 20 日,宿迁市宿豫区教育局发布通报称,接投诉后,纪检部门立即进校调查,经核实,投诉情况基本属实,涉事音乐老师被行政记过,停职待岗;校长作出书面检讨。
全班学生起立自抽巴掌,每个孩子必须打出声来,老师全程监督,还威胁学生再吵闹继续惩罚……在三令五申,严禁羞辱体罚学生的今天,仅因学生课堂吵闹,老师就让全班学生自扇耳光,不怪家长气得浑身发抖,网友义愤填膺。虽然涉事老师付出了沉重代价,学校相关负责人也被问责,但仍有不少人认为处罚太轻,足见此事影响之恶劣。
现实中,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仅以扇巴掌为例,老师扇学生巴掌、学生互扇或自扇巴掌事件,媒体也时有报道。类似恶性羞辱、体罚学生事件,每每引发关注和热议,涉事老师等相关责任人无一例外都受到了严惩,其教育形象和公信力也遭受重创,但依旧难以形成有效警示和震慑。
舆论场上,也有少数网友对涉事老师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认为“老师已成为高危职业”“现在的学生没法管”“老师管你是对你负责”“舆论对老师不公平”等。虽然这些站在老师一方的声音,并非真正赞成老师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只是揭示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但注定又会遭到众网友的怒怼,进而引发口水战。
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极端现象令人深思:一方面,很多老师不敢、不会、不愿管教学生,甚至把学生当上帝供着,生怕被扣上“体罚”的帽子而给自己带来麻烦;另一方面,也有少数老师肆意挖苦、讽刺、羞辱和体罚学生,甚至把学生当成泄愤、逞威的工具,比如这次老师让全班学生自扇耳光事件。
上述现象看似矛盾,实则不难解释。教育应当包含惩戒功能,但我国法律法规并没有赋予老师和学校以“教育惩戒权”,老师、家长和社会都搞不清正常惩戒和暴力体罚之间的边界,老师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实施暴力;一旦出现纠纷,家长和社会频频拿“体罚”声讨老师,学校和相关部门倾向于息事宁人,导致老师有苦无处申诉。也正因此,在三令五申下,屡屡惊现恶性体罚事件。
期待教育尽快恢复正常、完善的惩戒功能,老师和学校能依法、规范行使“惩戒权”,但也不能纵容任何形式的暴力体罚。老师不容易是事实,但这不是动辄失态、恣意体罚学生的借口。让全班学生自扇耳光,老师、学校乃至教育事业,也应有痛感。(陈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