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河南要闻 > 正文

用镜头来刷新“中国印象”

用镜头来刷新“中国印象”
2019-06-03 16:14:24 来源:人民网

用镜头来刷新“中国印象”

图为2019“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启动仪式“全家福”。

张建恒摄

用镜头来刷新“中国印象”

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青年佘瑞尼(左)在重庆拍摄意大利原外交官张卢卡的辣椒创业。

李伯绅摄

用镜头来刷新“中国印象”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影视学院青年莫兰芝(左)与中方制片人梁蕾拍摄重庆金刚碑古镇。

杨诗琪摄

用镜头来刷新“中国印象”

在中国厦门的鼓浪屿,有一家91岁高龄的钟表店“盛昌钟表行”,这家店在1928年创办,历经风雨,是厦门著名的老字号,有着许多令人着迷的故事。

2017年的夏天,盛昌钟表行迎来一位外国客人——克里斯蒂安。他来自南非,是一位学习影视的学生,到钟表行是为了完成一部微电影《表述》。微电影讲述的是盛昌钟表行一位名叫李欣的修表匠的人生故事。这部微电影获得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节优秀作品奖。

把克里斯蒂安和盛昌钟表行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叫作“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会林文化基金主办,每年邀请100位外国青年来中国拍摄纪录短片,让外国青年通过实地体验与拍摄来了解中国。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看中国”项目正是把外国青年与中国青年、中国文化联系在一起,为外国青年亲身感受中国提供了平台。这不仅能够增进友谊,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共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

“他影响的是一群人”

回忆起2011年第一届“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举办时的情形,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看中国”项目创始人黄会林依然记忆犹新,“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来自美国的青年们一直不肯上车,而是东瞧瞧、西看看。问他们为什么不走?他们说,你们怎么会有这么现代的航站楼?”

美国青年的这一疑问让黄会林甚为感慨,“在他们眼里中国是落后的、神秘的。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落差如此之大、误会如此之深,对中国文化了解基本上是空白的。”

自2011年起,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连续8年举办“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邀请不同国家的青年来中国,在中国青年一对一的协助下,进行文化体验与影像创作。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汉字难传播,中国话难学习。所以我们决定用影像的方式来传播中国文化。”黄会林表示,影像传播不仅是要把中国自己拍摄的影片带到国外,还要请外国青年来中国拍摄,让他们的眼睛和镜头来看中国,感知中国。

“看中国”是文化体验项目,参加项目的外国青年每人在华期间要完成一部短片的拍摄,长度在10分钟左右。这部短片要在外国青年来华的最后一天在拍摄地展映,之后便带回各自的国家去放映。

“每一个来参加项目的青年,背后有他的家庭、亲友和同学,他影响的是一群人,改变的是和他相关的一群人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黄会林说。

“看中国”的项目由小慢慢变大,第一届只有来自美国的9个人,到第三届就有来自5个国家、4所高校的24位青年来参加,第四届则有8个国家、8所高校的58位青年参加。从第五届开始,每年就有100位左右的外国青年参加,这些青年的国籍和所属高校也越来越多。

据统计,8年时间,来自55个国家的508名青年,在中国24个省市共拍摄完成507部“看中国”纪录短片,这些影片在脸书、推特、YouTube等国外网络平台上被大量观看、转发、评论,并在美国罗德岛电影节、中美电影节、萨拉热窝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赛事上斩获100余项国内外奖项。

今年,第9届“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已经启动,约50位外国青年已来到中国拍摄短片并展映。未来几个月还将会约50位外国青年来到中国,完成体验中国文化的拍摄之旅。

“我对中国很感兴趣”

“看中国”项目搭好了台,就需要有外国青年们来唱好戏。

伴随项目的不断成长,选拔参加项目的外国青年渠道也越来越宽。现在大致有三条渠道可以报名参加项目:一是项目组委会面向五大洲50余所高校发送招募书,由学校选拔、推荐申请者;二是通过全球影视联合学会联系相关成员高校,由高校选拔、推荐申请者;三是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青年电影人慕名而来,主动联系主办方。

伴随着“看中国”的知名度提高,越来越多高校在主动寻求合作。据黄会林介绍,项目在2016年与牛津大学签署协议,近些年英伦四岛的青年选拔均由牛津大学代理。此外,许多大学的电影学院都将这个项目作为学院重点项目来向学生推荐。

克里斯蒂安是南非AFDA电影学院的学生,2017年学校推荐他参加“看中国”项目,他当时就十分兴奋:“我对中国很感兴趣,尤其现在中国的事情经常出现在网络中,所以我想来看看。”同时,克里斯蒂安从来没有出过国,“我一直想要探索全世界。”他毫不犹豫发送了报名表。

新加坡的吴凯源也是这样。吴凯源2018年来到中国参加“看中国”项目,当时他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上学。现在他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专门从事影视创作,每天十分忙碌。

“当时选择参加,是因为觉得自己对中国没有什么了解,就想到中国看看。”吴凯源说。而在参加项目之前,吴凯源来过一次中国,但只是来旅行,并没有时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结交中国朋友。所以当听说有参加项目的机会时,他就决定报名参加,“要来真正了解和认识中国”。

对中国感兴趣不只是这些外国青年,还有外国高校的教师。近几届参加“看中国”项目的人员在前往中国各地拍摄时会有外国高校教师全程指导青年们的工作,同时也和青年们一起“看中国”。

克里斯蒂安在厦门拍摄时的指导老师是阿伦·古普塔,是印度艾哈迈达巴德国家设计学院的教授,他被亲切地称为“古院长”。自从参加了项目之后,古普塔就一直在关心项目的进行,时不时地催促项目的伙伴们加快工作进度。

古普塔第一次接触项目是在2016年,在网络上看到一部名叫《长发谣》的短片,被深深地吸引了。之后他通过朋友了解到“看中国”项目,“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事情,我一定要参加,成为项目的一员。”之后他与项目主办方取得联系,并在印度组织了部分短片的展映。

“中国大陆一直让我着迷。”古普塔表示,悠久历史以及不断发展的历程,让中国成了一个重要的世界性关注点。他还表示自己要不断为中印友好作贡献。

2017年6月,古普塔如愿来到中国厦门,指导了11部短片的拍摄。在厦门拍摄的主题是“工匠精神”,主办方提供了13个选题。在到厦门之前,古普塔就与11个小组取得联系,帮助他们确定选题。在拍摄中,他还时不时地去探班,现场指导拍摄,解决每个小组遇到的问题。最终11部短片顺利完成,在厦门展映。“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拍摄过程中展现出的民心相通,对所有参与者的一生,包括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古普塔说。

“我一定会再来中国”

克里斯蒂安拍摄的《表述》讲的是一位残疾人修表匠李欣的故事,李欣因为意外而导致行动不便,但是却在盛昌钟表行找到了赖以谋生的职业,开启了新的人生。“我想通过这部影片表达的是,激情可以帮助你治愈创伤,没有人是无可救药的。”克里斯蒂安说。

在拍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据他的中国搭档黄娴靓回忆,为了拍整个修表过程,需要静音。而当时厦门很热,他们在没有空调的情况拍摄了两个小时,拍完之后汗流浃背。但克里斯蒂安和黄娴靓都很开心,他们拍到了刷子刷表时“唰唰唰”的声音,就像给耳朵做了一次按摩。像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也正是在不断拍摄中,克里斯蒂安不断加深着他对中国的理解,“来中国之前我都是通过网络新闻媒体了解中国,知道中国很先进,但了解很不深入。”2018年,克里斯蒂安再次参加“看中国”项目,他在重庆拍摄了几位生活在大山里的山民生活,对中国农村有了新的印象。“通过两次活动,我对中国的认识更加全面,中国的城市有特点,乡村很美丽。”克里斯蒂安说。

《板波森》是吴凯源2018年在贵州拍摄的短片,影片讲述了一个布依族村寨——石头寨的故事。“热情是石头寨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吴凯源表示,从到村子开始,村里人都十分欢迎他们。拍摄的四五天里,他不断地和村里人聊天,了解当地的生活。

通过拍摄《板波森》,吴凯源对中国人有了更新的认识:“中国人是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做事都非常有责任感。这是我要学习的。”

古普塔2018年又一次作为指导老师来到中国,这一次他去的是苏州。通过两次交流,古普塔对中国印象深刻,“无论是青少年还是老年,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中国妇女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古普塔说。

改变成了克里斯蒂安、吴凯源和古普塔中国之行的关键词,不仅仅是他们,所有来参加过“看中国”项目的外国青年以及外国老师们都在他们的感受中提到了对中国印象的改变。这也是“看中国”项目的初衷: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获得友谊,加强中外青年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交流和合作是项目的另一个出发点。在对克里斯蒂安、吴凯源的采访中,他们都不约而同表达了对中方搭档的感谢,还有对友谊的珍视。直到现在,这些搭档们依然保持着联系,时不时地会交流沟通各自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

“我一定会再来中国。”克里斯蒂安向记者强调了这个愿望。他希望能够来中国拍摄更多关于中国文化的片子。吴凯源也一样,现在他已经工作,下一步就会将拍摄有关中国文化的影片提上日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