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菜、洗菜、切菜、打鸡蛋……我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做好了这道番茄炒蛋,妈妈每天给全家人做饭太不容易了。”5月1日,郑州市经开区第五中学七(7)班学生崔盛楠感慨地说。
“驴马不分、韭菜麦苗不分、把小马叫大狗”,这种“不识稼穑”的现象,在孩子们中并不少见。过去,劳动的育人功能某种程度上被忽视;如今,劳动教育不再“走过场”“成摆设”,而是贯穿在学校教学和家庭教育的日常,成为培养学生生活习惯,开展思政教育的有力抓手。
主题活动缤纷——劳动成为孩子成长必修课
连日来,形式多样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在我省中小学展开。
主题班会课、主题升旗仪式……还未返校复学的孩子接受了一次线上劳动教育的洗礼。“捡起一片纸、摆正一双鞋、扶正一把椅,这就是小学生应该做的劳动。”在郑州市经开区锦凤小学主题升旗仪式上,少先队辅导员刘小梅老师说。“是交警叔叔风雨无阻指挥交通,是老师们辛勤备课讲课,是医护人员顽强与病毒搏斗,他们都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奉献社会,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在郑州市经开区朝凤路小学班会上,身边的劳动者成为最好教材。
家是劳动教育的实践场。郑州市二七区运河城实验小学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我劳动我收获我成长我快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整理房间、扫地拖地、擦桌子、做菜,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
各式各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着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继而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走进生活课堂——劳动成习惯不再“走过场”
不仅仅是“五一”假期。劳动教育正融入教学全程:在省实验幼儿园院内,片片蔬果花园生机勃勃,班级有阳台花园,孩子们快乐种养,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深刻认识;在食育工坊里,孩子们学会简单的食材烹饪,在劳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正融入生活课堂:濮阳市实验小学在这个“加长版寒假”里开设了劳动技能课程,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扫地、洗碗等家务劳动;开设创意玩具秀课程,在各种手工制作的劳动体验中变得心灵手巧。
在郑州市经开区学校,系鞋带、扣扣子、整理书包这些日常生活技能已作为辖区小学低年级段学期素质测评的一部分;4—8年级学生每年要完成40学时的校外社会实践课程……一个涵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完善。
深化教育内涵——夯实劳动根基锻造时代新人
“疫情期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仅让我了解劳动、学会劳动,更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家庭成员的责任,继而让我想到自己身边的劳动者,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有了更美好的生活。”郑州一八联合国际学校八(6)班学生郑子旭说。
“劳动教育不是孤立的,它应当与课堂教学、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相融合,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贯穿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郑州市经开区教文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关希哲说,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精神,增强他们的劳动能力,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争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才是劳动教育的内涵。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晓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