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稳投资、稳预期、保市场主体”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稳投资、稳预期、保市场主体政策组合效应正持续显现:1~5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已恢复正增长,截至5月底,全省市场主体实有总数同比增长16.2%,增速高出全国5.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四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其中4~5月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已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
为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逾300亿
省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好稳投资、稳预期、保市场主体工作,我省主要从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项目融资协调保障等方面着手发力。
完善应对政策体系。及时研究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20条政策、疫情防控期间稳投资10项举措、推动实施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等系列政策措施。截至5月底,全省累计向中小微企业发放低息贷款314.5亿元,为企业减免税费288.1亿元,减征企业社会保险费176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9.4亿元,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为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2.13亿元。一系列政策举措,极大增强了企业战胜暂时困难的能力和信心。
其次,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印发补短板“982”工程实施方案和省重点项目清单,组织开展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工程、文化旅游重大项目等集中开工活动,前5个月“982”工程完成投资7046亿元、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20亿元,有效支撑了全省投资稳定运行。加快项目前期推进。截至5月底,今年我省通过在线平台已办结审批、核准和备案事项2.5万个,其中企业核准、备案事项1.7万个。建立优化项目建设“双周”协调工作机制,协调解决53个项目用地、规划、环评等手续办理及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及早开工并加快建设。
1500亿助力补短板稳投资
针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多措并举保障项目融资需求。下达中央和省投资计划36个批次,安排中央资金128亿元、省级资金19亿元。设立2020年中长期信贷融资总量不低于1500亿元的补短板稳投资专项,一季度已投放贷款658亿元,争取上半年投放1000亿元以上。实施“861”金融暖春行动,带动有关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低息贷款314.5亿元,支持中小微企业超6000家。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服务。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的“四个办”服务,推动“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放宽企业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条件限制,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及时出台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政策,预计可为企业减免电费23.5亿元。依托PPP项目信息监测服务平台和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今年以来已向社会公开发布42个项目,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政策组合效应持续显现
稳投资、稳预期、保市场主体政策组合效应正持续显现。数据显示,1~5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9%,已恢复正增长,分别较一季度、1~4月回升8.4个、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增速回升势头良好。特别是民间投资活力持续增强,1~5月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分别较一季度、1~4月回升7.8个、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投资增速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民间投资增速10.9个百分点。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市场主体实有总户数达728.2万户,较2019年5月底同比增长16.2%。分析指出,总体上看,我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主要经济指标总体逐步恢复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强劲复苏态势。(记者 侯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