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郏县1月25日电(时岩)郏县白庙乡马湾新村是南水北调移民安置村。岁末年初,一辆“健康云巡诊车”开进村,惊动不少村民。大喇叭吆喝着:“免费体检来了,大家赶紧过来。”
“身高体重、血常规、心电图等都可以检查,在县医院做要200多元,镇卫生院也要150元。”一名医护人员微笑着介绍。
“真的假的?”
“当然真的,不信看车上字?”
“检查化验结果及个人健康信息等数据会同步上传至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同时将检查结果推送到群众手机端,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与移动APP客户端实时互动、一键同步。”工作人员继续介绍,群众纷纷上车体验。
健康云巡诊车是郏县深化医改、探索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的典型做法之一。被确定为国家试点以来,郏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强化“医”的基础上,在“防”上下功夫,在“健”上做文章,全力打造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有病就近“看得上、看得起、看得好”。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医共体建设,是县里医疗体制改革的‘牛鼻子’,牵住这个‘牛鼻子’,就能建立高效的办医体系,实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改革目的。”郏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晓梅感受颇深。
改革管理体制,首要是建立高效办医体系。在郏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由县委书记、县长牵头,统筹建设规划、投入保障、项目实施等重大事项;医管办设在卫健委,负责日常监管和绩效考核工作;成立医共体党委,充分发挥医共体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方针和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建设。
“同时,公立医院实施管办分开。县里先后投入16亿元,启动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中医院的新址迁建等工作,筹资1.5亿元为购置各院大型医疗设备,新建和扩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但医院在人员招聘、岗位设置、收入分配等方面有管理自主权,内部运行活力不减。”郏县卫健委主任张利恒介绍。截至目前,全县3家公立医院全部收支平衡,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6.56个百分点,患者平均住院日下降0.21天。
“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后,我们随即优化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组建郏县医疗健康集团,实行行政、人员、财务、药械、业务、信息、绩效‘七统一’管理,并创新‘3221’运行模式,构建便民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乔东涛介绍。
“3”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县乡重点发展专科、县乡各专业专家3个团队;第一个“2”为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卫资金两项费用打包;第二个“2”为连续健康服务体系、监测与评价体系;“1”为基于智慧家庭医生运行监管评价平台。
以此为基础,一套“三医联动改革,优化公立医院运行”的机制悄然展开。
首先是建立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价值的价格调整机制。通过统一医疗健康集团药事服务管理,实行药品目录、采购配送、药款支付、处方点评和质控管理等“五统一”,逐步降低了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服务项目5类843项,医疗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同时,郏县还建立了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一方面按照床位核定县级公立医院总员额,逐步核减事业编制,以医疗集团为单位,按照岗位空缺情况制定招聘计划,出台《郏县医疗健康集团薪酬制度改革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确定医护人员薪酬。2020年,全县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月平均工资6507元(含单位承担的五险一金),与医改前2012年同比增长123%。
此外,郏县还不断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投资2100万元,推进医共体数字化工程,建立贯通县乡村三级与医保药三医联动信息系统;借助互联网+医疗健康实践成果,建立了上下联通、结果互认的医学影像、心电诊断、临床检验、病理检验、消毒供应、远程会诊等“六大”共享中心化。2020年,全县远程会诊2183场次、远程心电诊断5102例、远程影像18178例。
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使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医保基金使用绩效得到双提升,县域内就诊率和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得到双提高,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已基本形成。“数据显示,郏县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群众健康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医保基金支出幅度转为下降,医保补偿费用比去年同期节约1771.4万元,县外就诊患者和医保基金向县域明显回流,医保基金得到有效利用。”乔东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