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河南要闻 > 正文

河南: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 重在“以人为本”“以文化人”

河南: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 重在“以人为本”“以文化人”
2021-09-28 08:46:28 来源:大象新闻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中原大地的厚重感无可比拟,其中藏匿了众多优良文化符号,它们在沉寂中等待着发掘和新生、推广和传承。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特别指出要塑造全域旅游主题形象,打造国际级黄河文化旅游带,发展特色鲜明的全链条文创产业等。这对于河南这个文化旅游大省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挑战。针对这一省委战略,专家学者们也在思考、研究,在他们眼中,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重在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未来河南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能为。

以文化人,让旅游回归文化本质

提起河南,少林寺、甲骨文、黄河、胡辣汤等都是它响当当的金名片,正如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所说,塑造全域旅游主题形象,要重点推出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品牌。

那么,什么是全域旅游?“我所理解的全域旅游,不仅是空间场域区域,更是生产要素之间隔断的打通,主客共享的全民参与。”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创意与规划系主任、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副院长陈楠说,在空间上全域旅游强调将城市、乡村、街道的建设和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在参与上全域旅游重视全民参与,一方面要通过提高服务水准使游客得到更好的旅行体验;另一方面也要使区域居民参与进来,共享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速;在产业上以“旅游+”的模式去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通过多种核心的旅游引擎提升当地的产业发展环境。

2020年9月份,河南公布首批2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中牟、新安、信阳浉河区、开封龙亭区等上榜。以信阳浉河区为例,其探索出一条“茶旅融合领航革命老区振兴”的道路,有村镇网红打卡地,有毛尖、南湾鱼、柳林豆腐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全域的“茶、山、水、居、坊、景”等文旅资源有效串接,进一步叫响“老家河南”品牌。

可以看到,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河南旅游也从传统的景区景点游,扩展到乡村游、城市主题游、研学游、休闲度假游、美食游等全域旅游状态,在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汪振军看来,全域旅游的坚守一定是科学发展、生态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一点一滴之中,树立和塑造一个地方的文化形象,增强一个地方的软实力。”

汪振军也希望我们对“全域旅游”这一概念能进行深刻的反思:不能让旅游产业变成到处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不能打着旅游的幌子破坏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文化人’理念,让旅游真正回归文化的本质。”

打造国际级黄河文化旅游带 需深挖其蕴含的时代价值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黄河,九曲回肠,一泻千里,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和辉煌的中华文明。三门峡黄河湿地、焦作陈家沟、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少林寺、开封古城等如繁星点点,各具特色,如何将“点”串成一个美丽的“带”,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又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在河南境内流经12市,沿线还有人文资源厚重、历史文脉延续的历史文化名城。”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认为,实现文旅资源进一步集聚、文旅产业的系统升级,应把打造未来的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区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新平台,作为一个重点思路和实施方案尽快研究和布局。

近年来,中国郑州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洛阳牡丹文化节、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开封清明文化节、焦作云台山旅游节等节庆品牌层出不穷,也让我们看到了黄河文化百花齐放态势。在陈楠看来,在打造国际级黄河文化旅游带上,首先要加强河南黄河文化资源摸底保护,需深入挖掘研究其蕴含的时代价值,坚持保护为主、生态发展优先,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积极推动重大文旅示范项目建设和郑汴洛知名品牌节庆活动。他认为,目前亟须解决黄河文化之根、之魂在河南的挖掘问题,以及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文化元素挖掘问题。“重点要阐释这几种黄河文化资源与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关系,如:古都古城古镇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遗址、反映古今黄河利用和治理的水利和农业文化遗产、黄河流域山水自然景观等。”

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更注重文化的创新

刚刚过去的河南卫视中秋晚会,再一次“炸裂”全网,不少网友打出弹幕:“河南卫视yyds(永远的神)”“我想去河南”。从春晚《唐宫夜宴》到端午节《洛神水赋》再到中秋节《少林·功夫》《鹤归来兮》,“爆款”连连背后,是河南广电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走得越来越深。

依托优秀节目,河南广播电视台自主开发了70余种文创产品,目前运营有唐小妹、洛神和龙门金刚三大IP形象,涉及非遗传承、生活美学和快销产品三大类别,特别是文创口罩已热销400余万只。在接受采访时,河南广播电视台唐宫文创集团董事长张建生表示,唐宫文创产品之所以受欢迎,是连续出圈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IP的赋能和加持,激发了大家的文化共鸣和文化自信。“在产品研发中,我们针对大家的文化消费习惯,融入时下一些流行元素,引领了国潮消费新时尚,也就是说,产品有趣、有用、有艺术的同时,能够让用户在消费的时候,感受到温度、体会到共鸣,从而去购买产品,去传播文化。”

未来,在中国文化青春化表达、世界化传播的征途中,唐宫文创也将继续努力推进现有品牌节目IP和中国文化IP的创意研发和产业化,实现文创产品实体化、生活化、动漫化、影视化,使中国文化更广泛地浸润年轻人生活日常。

和河南卫视中国系列节目打造的动态文创不同,河南博物院“盲盒”系列也已成为文创话题绕不开的现象级产品。今年9月份,在全国文化文物单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优秀成果终评会上,由河南博物院倾力打造的“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再次从全国各大博物馆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其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30家博物馆共计33件(套)文创精品入选全国博物馆文创精品榜单,款款热销。

“和经济效益相比,我们更关注的是文化的传递和传承。”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介绍,他们定义考古盲盒时,“盲”是扫历史文化之“盲”,淘宝直播上更多的不是介绍产品,而是普及产品本身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

在宋华看来,地大物博的河南,为河南本身发展文创产业提供了很好的“金饭碗”,“文化强省最终要落在产业上,文化产业最大的特性就是具有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双重价值属性,必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为文化强省建设助力。”

“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更注重文化的创新。”陈楠对河南卫视系列中国节目及豫博文创出圈赞誉不已,“它们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

陈楠认为,从文旅融合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旅游进入注重“旅游体验”的3.0阶段,一方面,文化使旅游产品更丰富,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促进河南省文化高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流动的旅游活动激发了地域文化的活力,流动的旅游者助推着河南省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不论到哪个阶段,‘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核心趋势。”

大象新闻记者 付雨涵

(责任编辑: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