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河南要闻 > 正文

喜迎党代会|聚力民生福祉 河南人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喜迎党代会|聚力民生福祉 河南人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2021-10-28 09:02:44 来源:映象网

编者按:五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刻度。河南这五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河南这五年,中国梦向每个人敞开。当前,河南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到了可以大有作为的关键阶段。喜迎党代会,大象新闻映象网推出《河南这五年》系列报道,看河南如何锚定“两个确保”奋勇前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办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五年来,河南各城市宜居水平明显提高,尤其在有关民生福祉方面,河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住房方面,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再因“买不起房”“住不起房”而困扰;在就业方面,河南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加大返乡创业扶持力度,“筑巢引凤”吸引更多人才回流;教育方面,河南中小学生“带娃难”“择校热”“大班额”等难点问题也得到有效缓解。

几百元就能入住的公租房,让河南人不再“住房难”

五年来,河南始终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着力构建多层次住房体系,因城施策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而在这其中,保障房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喜迎党代会

(郑州市郑东新区公租房小区)

“太方便了,没想到这么快就申请上了。我身边许多同事都申请了公租房,很多人都已经入住了,在东区能租到这么便宜又好的房子,真的特别开心。”在郑东新区2021年公共租赁住房轮候预分配现场,来自周口的“郑漂”周女士说,她来郑州打工8年一直在租房,“在外面租房非常不稳定,租不了多久可能就要搬家,而且租金也很高。”周女士表示,这次选到了公租房,感觉自己在郑州真正“安家”了。

仅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就有建设公租房项目16个,共计10906套。据郑东新区住房保障办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培胜介绍,目前郑东新区已有12个小区8799套住房交付,这些公租房配备有基础的装修,水电气暖一应俱全,完全符合拎包入住条件。下一步,郑东新区住房保障办除了进一步保障已规划的公租房顺利交付使用外,还将持续推进人才公寓建设,保障更多优秀人才在郑州“扎根”。

而像周女士这样只用几百元就能在市中心租到一间公租房的人,在郑州还有许多。放眼全省,因保障性住房而受益的河南人更是数不胜数。这要得益于,五年来河南一直持续推进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农村低保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共完成农村低保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危房改造18.06万户,顺利实现存量危房清零。对城镇住房救助对象,及时配租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截至目前,河南累计对8.09万户城镇住房困难低保家庭提供了公租房,对20.8万户城镇住房困难低保家庭发放了租赁补贴。此外,河南还不断加强公租房管理。开展国家公租房信息系统贯标工作,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公租房信息系统全部上线试运行,基本实现与省政务网数据传输。政府投资公租房完成分配96%以上。

返乡创业、家门口就业……让河南人不再“就业难”

濮阳的台前县地处黄河滩区,位于河南省最东北部,辖6镇3乡,372个行政村,是全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据台前县人民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6年以来,台前县针对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难题,把124个扶贫车间建在村头,把就业岗位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实现了“农忙不误事、农闲有活干、早晚能顾家、就业又增收”。全县扶贫车间吸纳农村劳动力8000余人,包括贫困劳动力3500余人,人均年收入1.5万元左右,基本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而台前县只是全省就业保障的一个缩影。五年来,河南始终坚持劳务协作输出就业、就地就近吸纳就业、居家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中介组织介绍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六种就业途径,2019年已实现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应就业尽就业”“应培训尽培训”,截至2020年8月底全省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就已达162.72万人。

五年来,河南不断加大返乡创业扶持力度,带动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坚持把返乡创业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通过政策推动、园区带动、项目驱动,鼓励更多“能人”返乡下乡创业,创办更多市场主体,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发挥创业带贫效应。此外,还成立“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累计为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1.55亿元。还加入示范引导带动,累计评审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36个、示范园区105个、示范项目201个,评选返乡下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181个,形成创业带动脱贫的积极导向。截至2020年8月底,全省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达162.72万人,累计带动就业960.15万人,其中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62.41万人。

喜迎党代会

来自信阳息县的“90后”吴霞就是众多返乡创业者之一。吴霞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之后在上海一家大企业工作,年薪20万。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家乡的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后,便与丈夫一起辞去工作,回到老家息县开始种植蘑菇。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吴霞申请了产业扶贫基地,建起了厂房,搭建了22个香菇种植大棚。仅2018年就带动周边的农村留守妇女近30人就业,其中有8户贫困户。2019年,香菇产量达50万斤,年销售额200万元,纯利润近90万元。

均衡教育、“官方带娃”……让河南人不再“上学难”

喜迎党代会

河南是全国基础教育第一大省,据最新数据统计,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机构)5.42万所,教育人口2873.39万人,占总人口26.20%。兴豫先兴教。河南始终牢牢把握“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定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过去五年,河南率先建立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制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700所,扶持普惠性民办园8620所。率先推出扩充城镇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两个五年规划,新建改扩建城镇中小学校4069所、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所,新增城镇学校学位320万个。

喜迎党代会

近年来,中小学生“入园难”“择校热”“大班额”等热点难点问题有效缓解。同时,着力破解“放学早、家长接送难”问题,河南制定出台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群众赞誉道:“官方带娃,群众受益。”

8月盛夏,本该是学校的暑假。而在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暑假期间原本应是安静无声的校园却依然热闹。音乐教室里,“云之雀”合唱团、“夜莺”合唱团优美的歌声袅袅,“云之光”管乐社团的合奏铿锵;汉字社团里,孩子们书法临摹一笔一画、专心致志;操场上,田径社团、足球社团的孩子们正快乐奔跑;篮球馆里,篮球社团、啦啦操社团的孩子们挥汗如雨……这一幕幕,只是文化绿城小学暑期托管服务的一个侧影。

每年暑期到来,对于许多双职工家庭来说,“暑期谁来带娃”是个绕不过去的难题:有的家长把老人接来“救”急,有的把孩子“锁”在家里,更多的家长把孩子送进校外培训机构……这些选择既非心之所愿,更是无可奈何,而且也存在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为了替家长解决暑假托管难题,郑州各中小学将课后服务延伸至暑假,为学生提供暑期特色托管服务。

自2020年郑州各大中心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以来,各学校在“1+N”课后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并不断优化组织方式,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校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体育、文化、艺术和科技实践活动,打造了“学校、家庭、社会”课后服务的“三驾马车”,建立了一个师资强大、内容丰富、参与度广的课后服务平台。

以原有的课后服务平台为基础,在遵守暑假期间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原则的前提下,郑州各学校侧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学校把暑期“官方带娃”服务内容延伸至体艺社团、研学课程、赛事活动、特长发展,开始了合唱、管乐、葫芦丝、舞蹈、足球、排球、篮球、啦啦操、跳绳、毽球、田径、汉字、观影等27个暑期社团活动。这些个性化“菜单式”的课程服务,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

打造“15分钟医疗圈”,让河南人不再“看病难”

宽敞明亮的就诊大厅,功能明晰的诊查科室,统一配备的全新设备,井然有序的就诊群众……走进航海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令人深切感受到焕然一新的面貌,飞速提升的服务能力。

家住颖河路的李大爷今年74岁,有高血压的老毛病。早上起床,他感觉有点头晕,于是溜达着来到离家不远的航海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诊断是天气变化导致的血压波动,给他调整了降压药物,陈大爷非常满意。“我这头晕是老毛病了,以前去大医院,加上路费、挂号费咋也得花上一两百块钱,现在溜达着五六分钟就能到这儿,二三十块钱就能解决问题,这里的大夫看得认真细致,一点不比大医院差。”

“不仅是看病方便得多,咱这卫生服务中心药也全。随时来随时有,没有空跑过。”李大爷表示,最让他开心的还是药品价格比以前便宜得多。原来二十多块钱的药到门诊这只需要四块钱。据了解,有慢病保险和在门诊相关的医疗支持政策下,慢性病患者可以用最低价购买指定药品。

据航海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二玲介绍,目前航海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辖区内9个行政村、9个社区54318常住人口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等功能任务。现有职工60人,开放床位24张,设有全科、中医科、康复科、妇女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儿童保健科等科室。

从任何一个小区出发,抵达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步行不超过15分钟,这就是多年来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倾力打造的“15分钟医疗圈”。而在全省范围内,早在2018年底,河南就建成了省、市、县13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143个医疗救治项目。目前,每年平均接种疫苗3500万剂次左右,实现了以乡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在90%以上的成果,绝大部分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传染病疫情总体保持平稳;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急救指挥体系和急救网络,基本形成“15分钟急救圈”。

2019年,城市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纳入妇幼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经费提高至69元。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72.94%,全省儿科注册医师达1.2万人,重点人群健康得到有力保障。

映象网记者 陈伟然/文 段晋哲/图

(责任编辑: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