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21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怎么样?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哪些新进展?2月22日上午,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听取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河南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平均优良天数256天,多于国家目标30天
2021年,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空气质量八项指标持续向好,实现“七降一增”,平均优良天数256天,多于国家目标30天,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0.1%。PM2.5、PM10、SO2、NO2改善率和优良天数增幅均居全国前十。15个县(市)PM2.5浓度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国家考核的160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中,I一Ⅲ类水质断面127个,占比79.9%,高于国家目标6.1个百分点;无劣V类水质断面。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及总干渠河南出境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以上。
土壤环境保持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同时,河南已超额完成国家要求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分别下降1.75万吨、0.69万吨、2.76万吨、0.074万吨的目标任务。
持续调整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35%
2021年,省委、省政府坚决抗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坚持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摆到突出位置,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完成建成区内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改造10家,关停淘汰落后工业产能装备112台(套),提升改造产业集群和专业园区7个。
持续调整能源结构,严格实施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替代,淘汰落后煤电机组40.5万千瓦,完成627万千瓦煤电机组节能改造,拆改燃煤散烧设施设备5452台(套),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789万千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35%。
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公转铁”运量达到9547万吨、同比增加264万吨,水路货运量达到3584万吨、同比增加874万吨。
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完成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序242个,综合治理锅炉280座、燃煤机组41座,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3641个。
强化移动源污染治理,注销登记机动车22.1万辆,检查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934家、处罚73家;查处超标柴油车辆3188辆、不达标非道路移动机械违法行为630起;查处黑加油站点312个、黑加油车188辆,查扣间题成品油558吨。
新建18处省级湿地公园,修复退化湿地4472.55亩
河南坚持以河湖长制、“四水同治”、百城提质等为抓手,深入打好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河湖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三个标志性战役。
实施“四水同治”项目929个,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697个,新建18处省级湿地公园,完成退耕还湿1万亩,修复退化湿地4472.55亩。新建污水管网900多公里,改造污水管网300多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6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7.5万吨/日。
同时,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依法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持续开展疑似污染地块排查和污染地块联动监管,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强化源头预防,全省更新确定876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加强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隐患排查率和自行监测率均达到100%。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完成925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整治纳入国家监管清单的农村黑臭水体119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1%,82%,废旧农膜综合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
深化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河流综合整治项目23个
在全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河南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制定实施黄河流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等重大工程,基本完成滩区居民30万人迁建任务。深化综合治理,实施河流综合整治项目23个、污水处理项目30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覆盖率超过70%。
并组织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一废一库一品”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完成黄河干支流生态廊道造林3.66万亩,基本完成南太行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 王韶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