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河南要闻 > 正文

开启新征程 加快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

开启新征程 加快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
2023-02-13 08:48:33 来源:河南日报

24764971803777103

智慧农业示范园内技术人员查看育苗生长情况。

6489385010593457

现代化控温控湿蛋鸡舍。

15114974835023643

通过带货直播老家河南农产品畅销国内外。

3046473244784562

美丽乡村蕴藏华夏厚重文化留住乡愁。

9297430099209187

神农种业实验室培育的品种拓展粮食产能新空间。

未标题-2.jpg

智慧果蔬大棚里小番茄长在空中。

未标题-1.jpg

高标准农田里自走式喷灌机给小麦浇水。

立春已过,中原大地麦苗逐渐返青,春季田管、春耕备耕由南向北陆续展开。

麦田里,喷灌机、无人机代替人工作业,现代化农机纵横驰骋,“金扁担”挑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育种基地里,小麦、大豆模拟干旱、盐碱环境下生长。让高产和抗逆兼得,未来“智慧作物”将拓展粮食产能新空间。农产品加工企业里,小麦变成了面包和白酒,玉米转化成乳酸、乳酸盐,月季花变身月季精油。花开时节,保留传统特色的美丽村庄吸引一拨又一拨游客。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农业正在成为让人向往的产业。

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去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农业基础持续巩固,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三农”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充分发挥,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渐次展开。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中国碗盛更多河南粮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河南有责任、有基础、有能力,更要有担当、有行动、有作为。

一年之计在于春。“越冬期一二类苗比例将近九成,今年的苗情是这几年最好的!”浚县种粮大户魏方月感叹:去年粮食生产遭遇多重挑战,先是夏粮,麦播大面积推迟、苗情类型复杂多年罕见;秋种遭遇干旱,授粉期连续高温。政策支持、科技支撑、种粮补贴……关键时刻的“组合拳”,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年粮食产量1357.87亿斤,居全国第二位,我省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民生责任,中国碗里必须盛更多河南粮。粮食生产既是河南的王牌和优势,又是河南必须担起的如山之责。

政策精准发力,稳住种粮预期。

我省制定《关于牢记领袖嘱托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意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保障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举全省之力打造新时期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

持续巩固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成果,全省实际划定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均稳定在国家下达目标任务之上。

藏粮于地,农业“身板”更有力。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智能灌溉设备、物联网农业气象站、“四情”监测系统等,智慧农业尽显“科技范儿”,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越来越多的“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去年,我省新建高标准农田756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5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33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50万亩。按照亩均不低于4000元投资标准,启动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

藏粮于技,农民挑起“金扁担”。

河南大学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气候室,几万株大豆苗正在模拟干旱与盐碱环境下生长。科研人员相信,“智慧作物”未来将走出实验室,在不同气候、不同土质、不同需求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加快推动种业振兴。我省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若干意见》,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六大行动,神农种业实验室加快运行,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建设中原研究中心,组建河南种业集团,加快培育高产优质绿色高效农作物新品种,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开展科技联合攻关。围绕核心种源、农机装备、中药材等16项核心技术组织攻关,开展小麦、花生、果蔬等16类高效种养业全产业链技术协同攻关。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476平方公里的“中原农谷”,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批建设。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航空植保重点实验室建设,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7%。

此外,我省稳定生猪产能,完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发展“两牛”产业,制定《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着力培育40个养牛大县、18个奶牛重点县;狠抓“菜篮子”产品生产,重点推动50个蔬菜生产大县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增强蔬菜均衡供应能力,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拓宽全产业链农业迈向高质高效

临颍县万亩辣椒种植基地里,辣椒正在育苗。红彤彤的辣椒收获后将被送往该县产业集聚区的颐海食品有限公司,经过大锅炒制,变成一袋袋香气扑鼻的海底捞火锅底料。

“以前农户种啥卖啥,现在跟着厨房调结构、盯着车间管田间。”基地负责人王偌飞说。临颍辣椒年产量13.7万吨,年交易额55亿元。去年9月15日,“中国数字辣椒之都”花落临颍。

大田作物也能“七十二变”。一粒普通小麦,想念食品将其加工成5大系列400个单品,飞天生物将之“变身”为结晶葡萄糖、结晶果糖等高附加值产品,效益大幅跃升。在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玉米摇身一变成为乳酸、乳酸盐、乳酸酯等高科技产品,仅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消化玉米产能就达40万吨,极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产业链打开了传统农业大省跃升为农业强省的“总开关”。我省加快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花生、草畜、林果、蔬菜、花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品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优质专用小麦1628万亩、优质花生1939万亩、食用菌产量178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57.8%。

我省加快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围绕面、肉、油、乳、果蔬五大重点产业,开展企业提级等五大行动,规划建设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60个以绿色食品业为主导的开发区。全省粮油加工转化率达80%,主食产业化率65%,生产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方便面、四分之一的馒头,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省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

“春不过旱、夏不过热、秋不过涝、冬不过冷”,独特的气候环境,孕育出温县岳村街道韩郭作村铁棍山药的绝佳品质。

“作为全村的致富宝贝,铁棍山药种植面积达2700余亩,亩均产量3500余斤,每斤售价5元—10元。凭借铁棍山药特色种植加工,我们村被评为首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该村党支部书记韩秋太自豪地说。

“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我省打造“豫农优品”整体品牌,截至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农业品牌25个、省级农业品牌821个。

通过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农业大省的粮油产能优势升级为加工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优势,价值链不断提升。

农村宜居宜业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在中原大地的秀水明山之间,一个个气质独具的小村庄宜居宜业——

博爱县探花庄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冬桃、樱桃等多种果树星罗棋布,一亩园十亩田,美了乡村,富了乡亲;

信阳浉河区黑龙潭村,无处不种茶,无家不炒茶,当地种植毛尖历史悠久,市场遍布全国,日子过得如毛尖一样清新自在;

嵩县三合村,传统民居散落山间,写生的人三五成群,人在景中,景在画中……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根据地形地貌和资源禀赋的特色,全省4.58万个行政村中,已有1.95万个村庄形成了“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成果,占全省村庄总数的42%。

人居环境,整治增“质”。我省扎实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和97%的自然村,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68.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6%。

硬件软件,均衡发展。我省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实施8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截至去年11月底,新改建农村公路9331公里,启动59个县(市、区)农村供水“四化”工作,新建农村5G基站1.3万个。推动4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新建村镇幼儿园100所,实现县级“三所医院”达标建设全覆盖,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乡村治理,强基铸魂。我省深入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扎实开展五好乡镇党委、五星农村党支部创建活动。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省市县联动开展培训。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4个、实践所2221个、实践站32734个。98%的村制定村民自治章程,95%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99%的村建立民主理财、财务审计、村务管理等制度。

一个个各具特色、干净整洁、公共服务齐全的美丽村庄,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成为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城里人向往的好地方。

农民富裕富足开启幸福新生活

大别山下,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就是一个多彩田园。

四方景家庭农场里,红色的是花卉苗木,黄色的是稻谷,蓝色的是水产养殖,绿色的是茶叶。曾经的贫困户杨长太完成人生“三级跳”,成为致富带头人。如今作为农场负责人,他为脱贫人员提供岗位,给乡亲们发工资一年就要100多万元。

在农村,越来越多的脱贫户成长为致富带头人。一年来,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田园增收、养殖富民、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十大行动,积极培育“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新产业新业态,随着农产品出村进城,农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全省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6139元、12108.6元,同比增长12.4%、17%。

“现在干啥都得持证上岗,有了证找好工作更容易了。”兰考县红庙镇土岭村村民杨桂玲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母婴护理培训班,顺利拿到了育婴师证,在县城一家月子中心做月嫂,月薪8000元起步。

技能培训,增加就业“含金量”。一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农业农村领域“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打造“豫农技工”品牌,去年前三季度,我省完成各类农业技能人才培训12.5万人次,新增农业技能人才8.9万人。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更多小农户致富。我省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培育农民合作社19.8万家、家庭农场26.2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5万家,服务覆盖1599万农户。

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享受更多集体经营收益的红利。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村级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到4.9万个,有集体经营收益村比例78.5%,其中经营收益5万元以上村占43%,集体成员累计分红33.8亿元。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的中原大地,日日新,又日新。

“今年,我们将坚持以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省。”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巍峰说。(刘晓波)

标签: 现代化农业强省

(责任编辑:new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