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人们在夏邑县杏花村游玩。近年来,该村围绕“生态打底”理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幸福感。(苗育才 摄)
从“除四害”到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70年来,随着爱国卫生运动与时俱进,健康宜居环境不断改善,健康河南根基逐步夯实。
3月10日,河南省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创新发展大会,总结回顾全省爱国卫生运动70年来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也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爱国卫生运动,是预防疾病、筑牢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线的重要保障。从“40后”到“00后”,或许不同年龄的人对它的记忆不同,但它推崇的健康理念,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深深植根在无数人心中。
“卫”然成风,我省国家卫生城市达30个
蔚蓝的天空、洁净的大道……走在濮阳市街头,感受着城市的变化,群众内心的幸福感、归属感不断爆棚。
1995年,濮阳市成功创建河南省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
创建卫生城镇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块“金字招牌”,已成为一个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卫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创建国家卫生城市30个、县城50个、乡镇148个,覆盖率分别达到79%、61%、7.6%。
城市在变美,乡村人居环境也焕然一新。农村厕所、饮水安全和垃圾处理等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9%、自来水普及率达91.5%、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6%,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所有行政村。
守护健康,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77.9岁
爱国卫生运动发端于传染病防控。1952年,毛泽东同志题词指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爱国卫生运动自此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开展起来。
我省始终从健康影响因素的源头入手,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有效控制疾病传播流行:天花被消灭;鼠疫、霍乱被控制;黑热病、丝虫病被消除;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和疟疾、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的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走进大街小巷、千家万户。“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形成社会共识,“三减三健”“三减控三高”日益成为生活自觉。
截至目前,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77.9岁,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9.3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2.91‰、4.18‰、9.9/10万,连续多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22.2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致力创新,为爱国卫生运动贡献“河南智慧”
70年来,我省爱国卫生运动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全国贡献了“河南智慧”。
上世纪80年代初,不洁净饮水和未经处理粪便导致的胃肠道传染病快速上升,我省宋乐信同志发明双瓮漏斗式厕所,受到国务院领导的批示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农村“厕所革命”。
新冠疫情发生后,我省创新开展“一科普六行动”(普及健康教育,在农村、社区、工厂、学校、单位和重点场所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和病媒生物防制),构筑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社会大防线,做法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全国爱卫办专程到我省调研并总结推广。
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省会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守护好全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记者 李晓敏 实习生 李明豫)
新闻1+1
50个集体150名个人受表彰
3月10日,河南省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创新发展大会,会上,兰考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0个“河南省卫生运动70周年先进集体”,孙甜甜等150名“河南省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先进个人”受表彰。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来,我省从“除四害”“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造环境)到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从“五讲四美三热爱”“三讲一树”到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从卫生大检查、卫生城镇创建到健康城市建设、健康河南建设,组织动员广大群众,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与时俱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城乡人民群众卫生健康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记者 李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