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裁判文书制作,切实提升干警司法能力与办案质效,推动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3月21日,泌阳县人民法院召开上诉案件裁判文书讲评会。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东风主持会议并对文书制作提出要求,全体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及书记员参加会议。
讲评会特别邀请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郑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嘉军,郑州大学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天欣律师事务所主任马斌,郑州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研究员、郑州大学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研究员崔玮进行文书点评、学术交流。
会上,张嘉军、崔玮和马斌分别针对泌阳法院2024年上半年民事、刑事和行政上诉案件的裁判文书进行了分析讲评,以犀利的视角,结合大量具体案例以及泌阳县人民法院实际情况,既指出了文书制作中的共性问题,也分享了优秀文书的标准,给予了专业性的意见建议。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几位专家教授对法律文书中的问题找得准、评得实、析得深、点得透,会牢记在讲评过程中提出的宝贵建议,对照自己的文书,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完善,提升水平。
会议指出,全体干警要以此次讲评会为契机,将“文经我手无瑕疵,案经我办必公正”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紧绷裁判文书质量这根弦,认真撰写每一份法律文书,促进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会议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规范文书格式,强化精品意识。裁判文书是法官综合能力和办案质量的标尺,要自觉培养法律运用能力、庭审驾驭能力和文书撰写能力,要认真学习文书制作规范和诉讼文书样式,确保裁判文书格式正确、逻辑严密、用词准确、表达规范,切实提高该院裁判文书质量,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每一个裁判文书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进一步把好审核关,压实岗位职责。不规范的裁判文书会导致社会价值引领偏差、司法公信力折损,把规范融入每一个工作细节,特别是文书校对工作要责任上肩,加强对法律文书的审查把关,在文书发布前要对裁判文书反复甄别、多轮认真校对,避免出现一般瑕疵和重大瑕疵,提升文书质量;要进一步增强释法说理,提升业务水平。好的裁判文书,案件来源与审理经过要叙述完整,诉辩意见要准确精炼,是否采纳要分层论述,裁判思路和理由要法理明晰,文书说理要体现人文情怀和司法温度,推动“结案了事”向“案结事了”转变。(周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