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同江峪村村民在本溪社火队领队杨和清家进行演出前的准备。
正月初九一大早,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同江峪村的许多村民已经忙活上了,着装、打扮、操练……宁静的小村庄逐渐喧闹起来。平日,他们是普通的农民;上好妆容、穿上戏服,他们化身戏中英雄,传承着本溪社火。 本溪社火有着百年历史,历经几代传承,也叫“武社火”“武秧歌”,装扮完毕的演员利用长矛、大刀、双锤等兵器,显示“武”的力量,通过各种动作来展示故事情节。目前,本溪社火已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辽宁卷》收录,2008年6月,本溪社火获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2月12日,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同江峪村村民在修补戏服道具。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2月12日,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同江峪村村民在排练。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2月12日,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同江峪村村民在整理演出使用的道具。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2月13日,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同江峪村村民在本溪花溪沐云山滑雪场表演本溪社火。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2月12日,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同江峪村村民在排练。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2月13日,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同江峪村村民在本溪花溪沐云山滑雪场表演本溪社火。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2月12日,本溪社火队领队杨和清(左)和村民进行演出前的准备。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2月12日,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同江峪村村民在整理演出使用的道具。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2月12日,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同江峪村村民在排练。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2月12日,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同江峪村村民在去排练的路上。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