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布人村寨里,阿木东·艾不东展示自己制作好的罗布烤鱼(2018年10月16日摄)。
罗布人村寨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塔里木河从这里流过,沙漠、胡杨、湖泊的奇妙组合吸引了不少游客。生活在这里的罗布人阿木东·艾不东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阿木东·艾不东61岁,声音洪亮,面色红润,平时喜欢穿着罗布麻纺织而成的对襟长袍和羊毛毡制成的船形帽子,这是罗布人的传统装扮。 如今,许多罗布人不再以打鱼为生,他们有的放牧,有的种植,有的开设店铺……像阿木东一样在沙漠中渔猎的罗布人已经很少了。 制作罗布人传统美食——红柳烤鱼是阿木东的拿手绝活。一根红柳,穿起一条野鱼,起一堆炭火,撒少许盐巴,就可以静待皮焦肉嫩的红柳烤鱼了。除了传统口味外,阿木东对罗布烤鱼进行了改良。“我秘制了一种烤鱼酱,里面除了辣椒、盐巴、孜然,还有其他佐料。”当问起具体是哪些配方时,阿木东笑着说:“还有就是塔里木河的味道!” 阿木东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旅游旺季过后,他会制作卡盆(胡杨制作的独木舟)模型、胡杨笔筒等,等旺季来临再把这些小物件卖出去。 两千年前,塔里木河与孔雀河载着天山、昆仑山的雪水,把罗布泊充盈得烟波浩渺。罗布人靠罗布泊水域和周围的湿地及原始胡杨林繁衍生息。后来,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干旱断绝了绿色。2001年,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项目启动。随着下游河道两岸地下水位的抬升,相当数量的胡杨从死亡的边缘“醒来”,重新护佑这里的绿洲与百姓。 近几年,阿木东生活的地方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柏油马路修到了塔里木河畔。前来领略大漠胡杨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据了解,截至7月底,尉犁县今年已接待游客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14%和119.42%。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从空中俯瞰位于尉犁县的罗布人村寨(6月1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划着卡盆准备去捕鱼(2018年10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划着卡盆准备去捕鱼(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拎着两条洗好的鱼准备制作罗布烤鱼(2018年10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在准备用于制作罗布烤鱼的红柳(2018年10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在家中制作罗布烤鱼(2018年10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坐在湖边接电话(2018年10月16日摄)。在旅游旺季,游客会通过电话提前向阿木东预约罗布烤鱼。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在沙漠里的一处海子旁弹奏乐器,等待烤鱼烤熟(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在沙漠里的一处海子旁弹奏乐器,等待烤鱼烤熟(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在沙漠里的一处海子旁弹奏乐器,等待烤鱼烤熟(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在沙漠里的一处海子旁弹奏乐器,等待烤鱼烤熟(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骑着摩托车向游客打招呼(2018年10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游客在罗布人村寨游玩(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游客在罗布人村寨乘坐马车游览(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在家中制作卡盆模型(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在家中制作胡杨笔筒(6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在家中休息(6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阿木东·艾不东在罗布人村寨的家里(1月29日摄)。他家的装修都突出了当地文化。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罗布人村寨,阿木东·艾不东介绍家中的胡杨(1月29日摄)。他准备将这棵胡杨好好打造一下,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