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初步预计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有望实现扭负为正 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回稳向好
今年上半年,濮阳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一手牵两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濮阳市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态势回稳向好,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三大攻坚纵深推进,城乡建设协调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经济持续回稳向好。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20条措施,实行首席服务员制度,成立十大工业重点项目等工作专班,采取“点对点”包车、不见面审批等措施,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态势明显。初步预计,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有望实现扭负为正。一是工业企稳回升。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9%、3%,居全省第1位。全市新增贷款153.9亿元,同比增长22%,居全省第1位。二是需求不断释放。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月份当月增长3.7%。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40.6亿元,同比增长27.2%,居全省第3位。三是质量效益明显改善。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居全省第11位;税比70.9%,居全省第5位;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7亿元,减少企业用能成本1亿元。
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一是制造业加快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化工基地建设,启动实施产业项目53个、功能配套项目46个,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89亿元。推动食品加工、现代家居、羽绒及制品产业提质发展,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35个,完成投资59.9亿元,45个项目竣工投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强化创新引领,濮阳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试点市。二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28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4.6%。总投资312.2亿元的12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抢抓国家稳增长、扩投资政策机遇,申报重点领域项目1062个、总投资2159亿元;新谋划“两新一重”项目128个、总投资789亿元。上半年实现融资18.6亿元,争取各类资金259.3亿元。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开展营商环境指标优化提升专项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119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首批101项事项实现“一证通办”,企业开办实现“零费用”,新增市场主体1.9万户,同比增长12.2%。实施“双招双引”,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2个、总投资488亿元。
三大攻坚纵深推进。脱贫攻坚有力有效。紧盯1.8万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出台稳就业促增收“十条措施”、政策兜底“二十条措施”等政策,实行市县领导分包重点乡镇、重点村,强化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健康扶贫等,濮阳市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居第7位。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截至7月8日,全市PM10平均浓度91微克,同比下降18%;PM2.5平均浓度61微克,同比下降15.3%;优良天数113天,同比增加19天。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加强生态建设,造林12.7万亩,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强化各类风险排查,重大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城乡建设协调发展。一是城市综合提质深入开展。投资1.1亿元,对5条47公里城市主干道路进行修复养护,对市城区主次干道13处交叉口进行微改造,提高通行能力。提升城市绿化景观,补植道行树1.5万多株,高标准完成17条新建道路绿化。加快积水点改造和水、气、暖基础设施建设,新敷设改造水、气、暖管网51公里。实施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48个老旧小区和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深入开展“三保三创”,实施“十大提升行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出台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开展产业集聚区规划纲要修编,启动人事薪酬制度、市场化管理运营等改革。三是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夏粮喜获丰收,小麦总产180.9万吨、同比增长1.2%。新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粮食、畜牧养殖等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完成销售收入59.2亿元。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上半年,濮阳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的84.4%。10项27件民生实事按节点有序推进。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完成省定目标的86.9%。返乡下乡创业8.8万人,带动就业28.5万人。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推行大规模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统筹做好安全生产、防汛、信访维稳、扫黑除恶等工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