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体检的普及和内镜技术的日益提高,肠道息肉性病变检出率明显升高。查出肠息肉有些人很恐慌,有些人不当一回事,但大多数人都缺乏了解!
·肠息肉指突出于肠腔表面的隆起,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成年人的肠道长度约为身高的4~5倍,其中80%为小肠,20%为大肠,后者因蠕动较强、粪便成形,更容易出问题。
·按照数量的不同,其可分为单发性息肉、多发性息肉;根据病因或组织类型的不同,又可分为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错构瘤样息肉等。
·比如大肠息肉,又称结直肠息肉,就是常见的肠道良性病变之一。
此前,一位45岁男子查出结肠长了200多个息肉,医生花了约3小时才完成手术摘除。
最新发布的《中国结直肠息肉冷切专家共识》显示,大部分散发性结直肠癌由结直肠息肉发展而来,结肠镜筛查发现并切除,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肠息肉高发人群
▶饮食习惯欠佳
长期保持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粗粮吃得少)的饮食结构易增加肠息肉发生率;另外,抽烟时间长、过度饮酒也是发生结直肠腺瘤的高危因素。
▶缺乏微量元素
叶酸、钙、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会促进肠细胞过度生长,易引发肠息肉。
▶存在炎症或者感染
比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会使原有的肠息肉增加并出现新的息肉。有些腺瘤性息肉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有家族遗传史
家族内有直系亲属患有结肠息肉,或者是患有结肠癌病史的人群。
▶其他
超重人群、患有代谢综合征(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好好的肠道为什么会长息肉
现代医学把人体黏膜表面的赘生物称为息肉,一般以部位命名,出现在肠道里就是“肠道息肉”。
它通常是一种良性病变,小至几毫米,大至几厘米;有的长得像蘑菇,有的像桑葚,有的则像小山包;数量上可从一个至数个不等,甚至整条肠子都是,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就是“多发性息肉”。
▶饮食因素
长期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食物的人患病率较高,而蔬菜、维生素C摄入充足者较低。
膳食中脂肪占比超过40%是形成肠道息肉的重要因素,若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患病率就会显著降低。
另外,腌制食物等也与腺瘤性息肉形成有关。
▶疾病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切除胆囊、接受癌症放疗的患者及肥胖人群的患病率较高。
▶炎症刺激
长期炎症刺激肠黏膜可引起息肉,如慢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氏病等。
▶异物损伤
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以及其他原因造成肠黏膜损伤,都容易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长期便秘或频繁使用泻药也会刺激肠壁生成息肉。
▶遗传因素
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而突变的基因又会遗传给后代。
▶什么样的肠息肉会「恶变」
人体任何黏膜表面都可能生长与息肉类似的多余肿物,肠道息肉更受关注,是因为它可能会发展为大肠癌。
一般来说,带蒂、直径小于2厘米、表面光滑、活动度好的息肉是良性的;
黏膜下扁平、直径大于2厘米、表面有出血或溃疡的,往往提示息肉恶变。
息肉恶变的概率与息肉大小有关,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恶变率仅1%,1~2厘米的约10%,大于2厘米的则有46%是恶性的。
数据显示,如果在息肉腺瘤阶段就将其斩草除根,能有效防止肠癌。如果未切除肠道息肉,患结直肠癌的几率将增加4倍左右。
肠道息肉就像身体里的一枚“定时炸弹”,应该尽早“拆除”。
随着技术的进步,内镜越来越柔软纤细,做肠镜检查的时间也非常短,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
▶肠镜哪些人建议做
1、年龄大于45岁的所有无症状人群(尤其久坐人群);
2、年龄大于40岁,且有持续2周以上的结直肠相关症状的人群(包括:大便规律改变,如少于1次/3天或多于3次/天;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稀溏、便血、大便带血或黑便等;大便形状改变,如软便上可见明显沟槽、大便明显变细等);
3、不明原因消瘦、贫血,怀疑消化道肿瘤的人群;
4、长期患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
5、长期服用含蒽醌类导泻剂(如大黄、芦荟及番泻叶等)的人群;
6、直系亲属中患有结直肠癌的人群或结直肠癌术后的人群;
7、结直肠腺瘤或多发息肉内镜切除术后的人群;
8、直系亲属诊断为“遗传性结直肠癌”且年龄大于20岁的人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