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团省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的号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残优良传统,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营造关心支持残疾人的社会风尚,电气工程学院“青锋徐来”以工代赈助残实践团赴青岛市平度市新河镇和青岛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出发前,团队采访了青岛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叶主任,详细了解了当下残疾人就业的状况并肯定了以工代赈助残的可行性及强大优势,共同商定通过草编非遗文化来帮助残疾人就业。
漫游草编技艺,赓续非遗文化
7月12日,团队来到“中国草编工艺品之乡”平度市新河镇。在与新河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郝琦主任的交流中,志愿者们了解到当地草编技艺渊源流传,从“指尖技艺”成为了新河镇的“指尖经济”。
在新河镇前高家村村长高辉波的带领下,团队前往当地农户家中,向他们学习草编技艺。在他们热情的帮助下,志愿者们很快便掌握了草编的钩织技艺。“像草编这些文化的传承啊,就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有干劲!有想法!”一位农户紧握着志愿者的手,草编把他们炽热的心编织在了一起。
在新河镇宣传主任陈文卓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当地的草编工厂。从舒适清凉的草编莞席,到侠义之风的竹藤斗笠;从巧夺天工的草编花篮,到质朴雅致的草编手提包,志愿者们参观了各种各样草编物品的生产线,并亲自参与草编加工、草编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切实感受草编技艺对他们以及残疾人士的深远意义。
匠心传承非遗,草编助残逐梦
7月15日,团队来到青岛市市北区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在青岛市残联的支持下,开展了青岛市残疾人第三期草编培训。
指尖编制,手艺心传。志愿者们向心智障碍青年们教授钩织草编技艺——一勾一挑,一挽一穿,细细的草编绳如同涓涓细流,在心障青年们的手里漂流、激荡,汇聚成一个个精致的草编篮子。
心手相连,共绘彩虹。志愿者们与心智障碍青年们共同绘画,为非遗草编赋予新的价值——大海的波涛在笔下起伏,落日的余晖在画中流淌,彩虹的桥梁在想象中横跨。他们不仅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更串联起了一个个温暖的心灵。
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负责人杨萍说:“这次培训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学操结合,可以为残疾人的就业拓宽思路,很有意义。”团队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心障青年的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传承草编非遗文化的同时,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草编篮中藏温情,义卖之举助残行
7月16日,团队前往五四广场和李村大集,举办草编爱心义卖活动。志愿者们把多肉小盆栽放在残疾人朋友钩织的草编篮子里,将残疾人朋友的画夹在草编篮子上,吸引着来往行人的目光。参与者们不仅被这些精致的手工艺品所吸引,更被背后的意义所打动——每一笔交易都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每一次购买都是一份力量的传递。通过这次活动,团队筹集善款,并将其捐赠给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团队将爱与希望的种子播撒到每个人心中,增强了人们对残疾人能力与贡献的认识,推动了以工代赈助残模式的实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