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黄帝内经》中提到了多个与消渴病相关的名称,如“脾瘅”、“消瘅”、“膈消”、“肺消”、“消中”等。这些名称反映了消渴病在不同脏腑、不同病理阶段的表现。中医认为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李秋贵,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特邀专家,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从师于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国医大师李文瑞,并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从医四十五载,李秋贵主任一直从事与糖尿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临证治疗糖尿病时,思路开阔,中西医互参,病证结合,方小药精丸汤结合,证治贴切。
在长达四十五载的临床实践中,李秋贵主任始终秉持并积极主张中医的辨证施治理念,特别是在治疗糖尿病这一领域,通过接诊并治疗大量的患者,主张阴阳、脏腑、气血辨证合参,总结出中医辨证分型、大致分为气虚型、阴虚型和气阴两虚型,疾病后期及老年患者亦可见阴阳两虚,瘀血阳络可兼见于上述各型之中。
糖尿病在中医领域,多见气阴两虚型。这一类型的糖尿病,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是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其发病机理可概括为“虚”,即气血阴阳的虚损。在糖尿病的初期,病理性质多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然而,若早期失治误治,病情稍迁延,很快就会转入气阴两虚期。
气阴两虚型患者则兼具气虚与阴虚之症,既感神疲乏力,又觉口渴欲饮,食欲或正常或稍增,小便或略多或维持常态,身形或消瘦或保持常态。大便或顺畅或偏干,或有五心烦热,夜间睡眠多梦。舌象上,舌质淡红或微红,舌苔薄少津,脉象细弱。实验室检查方面,胰岛素与C肽的分泌水平介于气虚型与阴虚型之间。针对此类复杂证候,拟益气养阴法,以生黄芪、知母、乌梅、生地、太子参等治之。
病案分享
患者信息:周先生,68岁
主诉:因长期口渴、多饮、多尿,并伴随神疲乏力、形体消瘦等症状前来就诊。
中医辨证:消渴病,气阴两虚证。
处方:
黄芪60g 知母30g 黄连片10g 葛根30g 莪术10g 麸炒白术15g 白芍15g 甘草片6g 苍术15g 地黄60g 僵蚕10g 王不留行10g 龙胆6g 绵萆䕙15g 鳖甲15g
效果:患者服用上述处方后,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明显减轻,神疲乏力有所改善,形体逐渐恢复。继续服用此方加减调理,症状进一步好转,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患者信息:王女士,46岁
主诉:患者近期因持续感到口渴、多饮、多尿,并伴随有身体逐渐消瘦、容易疲劳、精神不振等症状,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前来中医门诊寻求治疗。
中医辨证:消渴病,气阴两虚证。
处方:
地黄 30g 葛根 15g 酒萸肉 15g 知母15g 乌梅 10g 三七粉 2瓶 铁皮石斛 10g 龟甲 30g 僵蚕10g 苍术45g 玄参 30g 黄芪60g
效果:经过一个月的连续治疗,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明显减轻,身体逐渐恢复了力气,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继续服用此方加减调理,王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郑重申明: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李秋贵主任临证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多数已用过口服降糖西药或者胰岛素等,但血糖控制不稳定,或高或低,而经配合中药治疗后,多数病例血糖渐呈稳定,且有下降趋势,数月后,血糖并不回升。
面对糖尿病这一临床病证复杂多变的疾病,李秋贵主任强调临证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的演变进行灵活的辨证施治。他指出,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根据病情各个阶段所呈现的不同症状,灵活应变,切不可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辨证分型治疗方法。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被视为重要的治疗原则。其中,益气被视为主导,养阴为根本,而活血化瘀则是治疗的前提。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机体,从而达到标本兼治、攻补并施的治疗目的。
专家简介
李秋贵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分配北京医院工作至今。曾在本院进修现代医学3 年,赴日本讲授中医与诊治疾病1年。从师于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国医大师李文瑞,并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从医45余载,深研中医经典著作,尤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深得要旨,精通中医专业基础理论,勇于实践,守正创新,方小药精,证治贴切,临床经验丰富。
主编或参加编写《伤寒论汤证论治》《金匮要略汤证论治》《消渴病古今证治荟萃》《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实用经方集成》《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等医学著作20余部;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 30 余篇。
擅长治疗
临证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够解决较复杂的疑难病证,擅长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急慢性肾炎、IgA 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男子不育、男子性功能障碍、前列腺增生及炎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焦虑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病、肿瘤等内科疑难杂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