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视手术日益普及的今天,许多近视患者都对摘掉眼镜充满期待。然而,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一些眼科医生明明近视,却依然戴着眼镜,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眼科医生自己不做近视手术呢?今天,北京茗视光眼科就来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团。
一、并非所有眼科医生都不做近视手术
其实,说“眼科医生不做近视手术”是个误区。不少眼科医生以及他们的家属、子女都做过近视手术,只是我们不太容易察觉。没戴眼镜的医生,可能之前接受过手术,我们仅从外观无法判断 。就像心理学中的“视网膜效应”,近视患者去眼科,会更关注戴眼镜的人。假设眼科有20位医护人员,看到3个戴眼镜的医生,就容易质疑“眼科医生都不做近视手术”,却不知道剩下17人里可能有7人做过手术。实际上,眼科医生做近视手术的比例并不低。
二、部分眼科医生不做近视手术的原因
(一)眼部条件不符合
北京茗视光眼科特聘院长、协和医院近视激光中心主任李莹介绍近视手术有严格的术前检查和手术指征:
1. 近视度数不稳定:若近视度数还在快速增长,术后视力可能再次下降,所以度数需基本稳定,比如每年变化在0.50D以内才适合手术。
2. 眼部疾病:像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症、眼部活动性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等患者不适合手术。有眼部疾病时手术,会增加手术风险,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
3. 角膜条件不佳:角膜厚度、曲率、生物力学等因素都有严格要求。例如全飞秒手术对角膜厚度要求较高,角膜薄的医生就不适合。若角膜厚度不够,术后可能出现角膜扩张等严重并发症。黑马眼科近视手术前要对患者眼睛进行26项全方位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角膜、眼睛结构等,任何一项不达标都不能手术。
(二)无手术需求
1. 近视度数低:有些医生近视度数不高,平时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仅在特殊情况(如开车、看电影)下戴眼镜,对戴眼镜也不反感,自然觉得没必要做手术。
2. 对生活没太大影响:如果本身对戴眼镜没有不适,也没有因职业、运动等对视力有特殊要求,就不会选择手术。
(三)职业需求
眼科医生很多工作需精细操作,对近视力要求高。随着年龄增长,医生面临老花眼问题,一定程度的近视可减轻老视对工作的影响,保证手术操作时有良好的近视力,延长职业年龄。
(四)考虑手术风险
虽然近视手术技术成熟,安全性高,但和所有手术一样存在风险,比如感染、干眼症、视力反弹、夜间视力问题等。严重并发症虽少见,却可能对视力造成长期影响。一些医生出于对风险的谨慎考虑,不愿接受手术。
三、北京茗视光眼科特聘院长、协和医院近视激光中心主任李莹介绍近视手术的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
(一)适用人群
1. 职业需求:如报考公务员、军校、空乘人员、警察等,因职业对视力有要求,很多人选择手术。
2. 医疗需求:屈光参差(两眼度数相差较大)、无法佩戴隐形眼镜的人,手术可改善视力问题。
3. 主观愿望:对自身外形有要求、热爱运动、难以接受佩戴框架镜或隐形眼镜的人,通过手术可摆脱眼镜束缚。
(二)注意事项
1. 年龄和度数要求:通常年龄在18 - 50周岁之间,近视在50度以上,1200度以内,散光在600度以内,远视在100度到600度之间适合手术。18岁以下身体还在发育,度数不稳定;50岁以后可能出现老花、白内障等,都不适合手术。
2. 术前检查:手术前要进行全面详细的眼部检查,如屈光度、角膜厚度、眼压、眼底检查等,判断是否能手术及适合的手术方案。只有检查合格,才能保障手术安全和效果。
3. 术后护理:术后要遵医嘱用药,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疲劳用眼,定期复查。一旦出现眼红、肿胀、疼痛、畏光、流泪或分泌物增多等异常,应及时就诊。
总之,眼科医生不做近视手术有多种原因,不能因部分医生戴眼镜就认为手术不安全或技术不成熟。近视手术是个人选择,每个人应根据自身眼部条件、需求和经济状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谨慎决定是否手术。如果有摘镜想法,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做好术前检查 。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