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只是痔疮…”
26岁的小林(化名)是一名程序员,熬夜加班、外卖炸鸡是常态。半年前,他发现自己大便带血,但上网一查,都说“十男九痔”,便没当回事。直到三个月后,他瘦了15斤,腹痛到无法站立,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且已肝转移。
“如果早点做肠镜,结果会不会不一样?”这是他在病床上最后悔的事。
肠癌年轻化:它早已不是“老年病”
202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40岁以下肠癌发病率10年增长2.5倍。医生发现,年轻患者往往确诊即晚期——因为他们总把症状归咎于“痔疮”“肠胃炎”,甚至“减肥成功”。
高危因素自查(符合2条以上需警惕):
✅ 长期外卖、烧烤、红肉饮食
✅ 久坐不动(日均>8小时)
✅ 有肠癌家族史
✅ 便血、黏液便持续1个月以上
✅ 近期不明原因消瘦(如半年掉秤10%+)
这些“身体警告”,别再当成小毛病!
小林错过的信号,你可能也正在忽视:
1. 便血:痔疮VS肠癌的“死亡选择题”
-痔疮:鲜血滴落、纸擦带血,便后疼痛
-肠癌:血混在粪便中(暗红色)、黏液血便,无痛更危险!
2. 大便变形:你的肠子可能在“求救”
- 细条状(像铅笔)、有凹槽?可能是肿瘤挤压导致
- 突然便秘/腹泻交替超过2周
3. 隐形症状:你以为的“亚健康”可能是癌
- 贫血、乏力(肿瘤慢性出血)
- 腹胀、放屁恶臭(肠道菌群失衡)
26岁,我本可以活下来的3个机会
1. 早筛能救命!这些检查别拒绝
粪便潜血试验(几十块,体检就能做)
肠镜(金标准!无痛肠镜睡一觉就结束)
▶️ 医生建议:普通人40岁起做肠镜,高危人群提前到30岁!
2. 饮食防癌:吃对能降30%风险
每天1拳头膳食纤维(燕麦、西兰花、奇亚籽)
少吃“三高一红”(高油、高盐、高糖、加工红肉)
3. 久坐族必备“肠道蠕动术”
- 每小时起身2分钟(接水、深蹲)
- 睡前顺时针揉腹100圈
肠癌是zui易预防的癌症之一——从息肉到癌变通常需5-10年,一次肠镜就能斩草除根。 别让“我以为”变成“我后悔”。 下次上厕所时,记得回头看一眼——那可能是身体给你最直白的警告。
贵阳东大肛肠医院是一家专业治疗肛肠疾病的医院,如您还有其他问题可关注我院官方公众号进行预约咨询,届时会有专业的人员为您答疑解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