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伟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观堂乡人
中国诗词协会会员
中国辞赋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商丘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南湖诗社社长
日落时节,南湖与古城一起融进斑斓的霞光里。
浣溪沙
初夏夜宿古城南湖晨起作
隐隐三更响轻雷,
沙沙细雨过窗扉,
晓来啼鸟更频催。
霞染榴花偏照水,
拂堤杨柳岸边垂,
晴云呢喃燕双飞。
浣溪沙
初冬夜宿古城南湖晨起得句
昨夜北风入小窗,
晓来岸柳叶初黄,
晴霜满地早风凉。
淡淡晴烟朝日上,
湖光照影柳成行,
漫沿草径独彷徨。
浣溪沙
雪夜古城南湖赏月
(已酉冬,与文宗、宋鸿诸君饮酒后,见雪霁天晴,明月东升,乃相邀同游古城南湖。雪月相映,满目空濛,清景无限。)
夜访南湖趁雪晴,
但闻脚下咯吱声。
云遮寒月半朦胧。
湖结薄冰明似镜,
四围杨柳笼纱明。
今宵浑似梦中行。
“岁月渐老,在村北的小河边坐一坐,多少儿时的记忆又浮上心头。”
小村闲居六首
一
别却故园四十秋,
城中谁与说乡愁?
重回不觉身将老,
东邻女孩已白头。
二
村北少年小石桥,
绿杨夹岸蒹葭高。
闲坐池塘听细雨,
蛙声依旧怒如潮。
三
草径迤逦自在行,
无意却教蚱蜢惊。
一晌树荫闲打盹,
黄鹂唱罢起蝉声。
四
独行村野汗如浆,
四望桑麻遮眼长。
趟过垄沟红薯地,
不知豆叶已苍黄。
五
村东河畔小池塘,
仲夏四围青草长。
老柳更垂旧时发,
午来日暖艾蒿香。
六
村中袅袅起炊烟,
月上东天明玉盘。
不见少年旧相识,
漫倚老柳坐听蝉。
万顷绿波摇古城
西江月
月下独茶
窗下清光似水,
芭蕉簌簌鸣风。
晚来独品信阳红,
寂寞偏觉身冷。
可怜琼瑶易碎,
庭前举步轻轻。
漫天桂影与谁同?
归卧还寻旧梦。
商丘古城北楼
西江月
日暮南湖游泳作
野鹜几只归晚,古城淡笼轻烟。
孤舟短棹涟漪间,红泛一湖绚烂。
落日漫垂金柳,夕阳芳草呈鲜。
南湖夕照落霞天,行遍天涯留恋。
商丘古城南城楼
南湖行吟十首
一
拱阳门上试登楼,万顷绿波眼底收。
风光最爱南湖好,画舫渔歌两悠悠。
二
堞影湖光两相和,四围杨柳舞婆娑。
驱车行遍天涯路,何处古城映碧波?
三
曦日初红岛上楼,晓风拂柳鸟啾啾。
漫步且行芳草案,一坡清露挂真珠。
四
五月杜鹃和雨啼,南湖烟柳画中移。
游人莫叹春将晚,野花开满古城堤。
五
落霞影里下渔舟,鸬鹚飞来落船头。
橹声渐远红波暗,回首月明古城楼。
六
婵娟东上拱阳桥,满眼清光接碧霄。
笙歌散尽游人去,月色一湖属我曹。
七
湖光月色两空濛,丝管悠悠载酒行。
醉卧画船月落去,漫天清露星河横。
八
沿堤花伞水边开,湖上潇潇细雨来。
何妨徐行杨柳岸,洗却俗尘更畅怀。
九
云影天光落碧波,清风吹送涟漪多。
天赐世间好风景,更教诗人发浩歌。
十
一入清波便纵情,每从浪里起歌声。
他年了却营营债,更向湖边啸晚风。
"古城墙边散落了很多的诗句。"
三月十五夜与南湖诗社社友
宴
一
古城夜色泛轻烟,
漫着春衫不觉寒。
小院忽然霜满地,
仰看明月上城垣。
二
明月一轮飞上天,
陈家大院夜阑珊。
一从社友题诗后,
满地清光生玉烟。
三
古城墙下草初长,
细认当年旧战场。
乞得千家春梦好,
更深明月过女墙。
四
垤泽门上月昏黄,
夜半满城浑似霜。
寂寂千家同入梦,
清光照我独徜徉。
《古城行吟》手稿
友人携酒索书,与饮微醺,戏赠
此生能爱书,真乃命中花。
时时展帖读,双目滚烟霞。
吾虽不善书,识书敢自夸。
或入山阴道,或为平原法。
妩媚与雄健,一一自成家。
南帖与北碑,相对两奇葩。
何须持一端,偏见必生瑕。
友人喜我草,春酿携正佳。
豪情忽万丈,酒醉笔横斜。
书成輒自弃,謬为赏者挟。
异日悬壁间,复见应羞煞。
祖传有书道,一脉承古法。
行笔屋漏痕,折钗锥画沙。
倘可避俗去,仙骨便可嘉。
书画百千病,医俗难复加。
学帖死于帖,挥毫已戴枷。
矻矻终年岁,满纸蜷死蛇。
若乏临帖力,心手侵魔邪。
书当自有貌,生机灼灼发。
古意新格调,异趣更无涯。
若欲张锐目,赏帖过五车。
读书破万卷,慧眼足堪赊。
蕉叶画千顷,笔底发新花。
若不解此道,何须费聱牙。
近来乱天象,江湖走如麻。
识字不盈筐,却卖王婆瓜。
挥笔入魔道,满纸乱涂鸦。
峨冠能高坐,粉丝鼓如蛙。
仰首一长叹,低头空嗟呀。
我祖造汉字,苍天示颜色。
始作天雨粟,再作鬼泣血。
且祭仓颉魂,守我华夏节。
千载传国粹,大道通无绝。
李书伟|书法作品
游“桃花源”记
余极喜陶渊明文字,尤爱其《桃花源记》。其文既美且净,不染纤尘。余每读之,輒翩然神往。故每遇“桃花源”为名处,必欣然往探。
己亥三月,余携妻逐春江南。至九江,寻渊明故居于柴桑,并谒其墓。闻近处有桃花源者,遂询路往探。又闻桂林之阳朔亦有桃花源,乃逕往寻。
二源寻终,妻问:“二者孰似?”余曰:“解渊明笔意,二者皆似还非似!”妻复问:“世间果有桃花源欤?”
余笑曰:“渊明之桃源,乃心中之境也,或非有实处。
世人读其文,幻其境,迷其情,故仿佛其境者,輒以桃花源名之。”
余叹曰:“世间桃花源常有,而渊明不常有。渊明未生,桃花源者,止寻常境耳。及渊明妙墨生花,一为其名,则神光聚合,游人沓至。世人非游其游也,而欲寻渊明笔下之境也。”
老妻笑曰:“迢迢千里,尽为陶氏所蛊也!”
余亦笑曰:“甘为所蛊!若一生尽为柴米计,而精神从无被蛊处,其生也何益?幸哉!吾身深种文字之蛊,时发爱美之毒,大福报也!”
2019年3月16日于九江
商丘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