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丘市坚持把村庄绿化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创新思路、持续发力,探索形成了市场化推进乡村绿化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社会化、市场化、公司化村庄绿化新路径,既有效缓解了政府绿化资金不足问题,又解决了绿化公司发展土地制约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市99.1%的行政村开展绿化,新增绿化面积4.02万亩,新建森林乡村231个,超额完成全年省定绿化目标任务。
一、群众主体,众筹众建。坚持村庄绿化的群众主体地位,村庄怎样绿化、在哪绿化、绿化管辖、利益分配等事项由群众说了算。村级组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群众大会商议村庄环境整治尤其是村庄绿化的具体事项,拟定众筹共建方案,通过“四议两公开”让全体村民知晓、参与。适时举行村庄众筹众建现场会,引导群众捐钱捐树、出工代劳,全过程参与村庄绿化和监督管理,营造了村庄建设我有责、参与村庄建设我光荣的浓厚氛围。所捐资金全部交由村民代表管理,按照村庄绿化内容和要求,自行组织实施,县乡林业技术人员加强指导,确保绿化质量。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市通过众筹众建形式筹集村庄绿化资金2100多万元,群众投工投劳530多万人次。
二、政府引导,社会捐助。采取财政撬动、项目整合、企业帮扶、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集绿化建设资金。县乡财政设立专项绿化资金,整合国土绿化、森林乡村、环境整治等资金,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村庄绿化。乡村两级加强与大中型企业、本地成功人士的沟通联系,采取上门走访、编发抖音(微信、微博)图片资料等,及时将家乡变化、村庄建设告知他们,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唤起乡情亲情,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村庄绿化资金近亿元,社会各界为村庄绿化捐款捐物1.3亿多元,有效解决了村庄绿化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公司运作,农户参与。政府引导有实力的绿化公司(苗圃)积极与村庄开展对接,公司按照协议约定向农户提供苗木及技术指导,农户依照公司规定的质量与技术标准参与生产,对房前屋后、村头路旁、坑塘沟角等闲置土地进行整理,开展村庄“四旁”绿化,种植苗木花卉、果树蔬菜、经济林等,将责任与利益相捆绑,激发群众参与植树护绿的自觉性和绿化公司做大做强的积极性,全市参与村庄绿化的公司(合作社)达30余家。依托我市与安徽亳州药都毗邻、多数村庄有药材种植传统的习惯,积极鼓励引导药材种植合作社利用村头沟边和空闲庭院种植药材,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户均增收近千元。依据村庄种植习惯,采取政府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利益联结,种植特色经济林,全市建成了一批梨树、桃树、杏树、石榴、香椿等专业村,不仅扮靓了村庄的“面子”,让村庄净起来、绿起来,而且做实村庄的“里子”,带动了产业发展,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如宁陵县石桥镇全镇集中整治腾出房前屋后空闲土地600多亩,栽植香椿树47500株,香椿头茬采摘后,放入冷链物流保鲜库,旺季销售,直接经济收益达300多万元。
四、健全机制,确保成效。细化职责范围,按照“应绿尽绿、因地制宜、确保成活”的原则,将村庄绿化管护责任落实落细到企业、村组、农户,企业负责提供合格苗木,村组负责组织实施,农户负责苗木管理,村两委将村庄绿化纳入村规民约,健全林木管护制度。健全合作利益机制,建立农企合作架构,签订合作协议,固化责任与义务,通过约束企业农户行为,实现企业与农户责、权、利相统一,企业与农户实现互利双赢。开展树木管护,林业、园林等职能部门加强对村庄绿化树木病虫害监测、预防,确保树木成活率。健全管护长效机制,建立政府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市场、社会、农民多方参与的共管共治共享的工作机制,确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绿化一片”。(来源:商丘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