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赵秋玥)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做客新华网。针对中国青少年近视眼高发的问题,王宁利提出,近视眼防控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关注,最好把近视眼防控纳入到青少年健康素质的管理中,而不是孤零零做近视眼防控。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做客新华网。新华网 毛嘉伟 摄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主持人:今年两会您带来哪些提案?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长期居高不下,近视防治的难点在哪里?
王宁利:我今年提了两个提案。一是在委员通道上提到的近视眼问题,二是跟大家都相关的健康教育、科普的问题。目前,中国近视眼发展有三大变化且患病年龄越来越早。
近视眼的防控,一是怎么样把居高不下的势头降下去,二是高度近视眼中的病理性近视成为威胁视觉健康的大问题。
近视眼的防控是社会的事,也是医学界的事。近视眼的防控很简单,把孩子送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和大自然接近,新发现的近视眼就可能回归正常。但近视眼与社会竞争压力相关,特别是和知识性的竞争压力密切相关,矛盾点在这个地方。
主持人:去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您对此怎么看?降低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您有哪些建议?
王宁利:其实我国政府早就开始关注近视眼的防控。近视眼的发生和社会、社会的竞争压力以及社会竞争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的制度设计都是相关的。所以,近视眼的防控必须全社会行动。
在防控实施方案中提到了“一降一升”,降低学校的学习负担。我觉得可以把学习负担改成用眼负担,通过耳朵听以及通过游戏都可以学习。学习是不能丢的,但我们要尽量科学地减少用眼负担,这是很重要的命题。每个学校都要探索如何在减少用眼负担的情况下,还能保证好的学习,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例如把耳朵动员起来,把活动、游戏动员起来,此外还要增加户外活动。
这次八部委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考核指标,考核指标直接落到学校、校长、当地政府,纳入到考核指标,这跟当事人、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因此,第一件事是国家战略、顶层设计和全国基线调查。调查完以后,将来拿基线做对照,看看有没有做好防控。这次的关键词是全社会行动、国家战略、综合防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神器”能够彻底解决近视眼问题,还是需要综合防控。
主持人:您今年还特别关注科普事业,您如何看待当前的科普发展情况?加强健康科普有何重要意义?
王宁利:近视眼防控的科普非常重要,怎么把道理讲清楚,怎么抓住小孩子的心理、抓住家长的心理、抓住老师的心理。我们最近在写一本书《近视眼100问》,其中有30个问题是给小孩子的,20个问题是给老师的,还有20个问题是给健康管理的。大家认真地去读,真读懂了,调动了他们自发的防控能力,我相信真的能发挥作用。要关注青少年,也要关心学龄前的儿童,幼儿园应该改变教学模式。
健康教育科普是另外一个话题,不是围绕着近视眼的,是围绕着科技中国。科普是科技中国非常重要的元素,既要做出让老百姓懂的科普,还要给科学家提供科研经费,帮助他们建立团队,把科普做好。
近视眼防控做得好,会改变小孩子的健康素质,每天有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强身健体防近视,身体素质会变好,智力发育、创造性的思维也会提高,这是相辅相成的。当然,最好把近视眼防控纳入到青少年健康素质的管理中,而不是孤零零做近视眼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