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产业支撑,增加群众收入,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近年来,平舆县紧紧抓住产业带贫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户外休闲用品产业,效果良好,给不少贫困户带来了实惠和幸福生活。2018年,平舆县已经集聚了25家户外休闲用品企业,产值达12亿元,平舆已成为中部最大的户外休闲用品产业基地、河南省十大外贸产业基地。户外休闲产业带来的不仅是县域经济的“一抹红”,更是平舆县抓产业促脱贫的“火车头”。200多个外协加工点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形成了“基地在县城、车间在村头、加工在农户”的“三级扶贫车间”体系,吸纳1.65万人就业,劳务收入近亿元。广大群众抢抓难得机遇,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上演了一幕幕动人的场景。
残疾人贫困户姚红善赵忠芳夫妇在藤编加工点劳作
姚红善的誓言
“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腿。”在平舆县万冢镇,残疾人夫妇姚红善、赵忠芳的励志故事广为流传。
姚红善失去了双下肢,妻子赵忠芳双目失明,这样一对特殊夫妻在生活中不仅相濡以沫、真情依偎,而且面对贫困,不悲观不气馁,立志要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早日脱贫。
如何能摆脱家里的贫困现状,老姚夫妇想了无数次,镇村干部也讨论了很多回。2017年,户外产业外协加工点在全县迅速铺开。那年中秋节过后,村干部背着姚红善、牵着赵红芳来到了镇产业技术藤编培训会会场,希望他们试着通过学习、能拥有改变命运的一技之长。令镇村干部非常欣喜和感动的是,姚红善夫妇迅速掌握了藤编技术,成为了产业工人。
在宽敞明亮的扶贫厂房里,姚红善和赵中芳相对而坐。赵中芳眼睛不好,凭感觉完成简单的工艺,剩下来的挑花等复杂工序则由姚红善完成。夫妇俩配合默契,月收入可以达到近2000元。“我们要加油干,争取早日摆脱贫困、实现小康。”
李二红正在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李二红的奋斗
李二红是平舆县双庙乡张付楼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一家人的日子虽不算富裕但也衣食无忧。2017年4月,李二红被确诊为腮腺癌,日子便一下子掉进了无底深渊。为了治病,他借遍了亲戚邻里。
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低保,危难之际党委政府及时伸出了援手,让陷入深渊的李二红看到了希望,鼓起了战胜病魔的勇气。2017年9月,经过三次漫长的化疗,李二红病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
大病初愈身体依然虚弱,但李二红迫切地找到一条致富门路。在村干部的建议下,李二红购置了近300只鸡苗,发展家庭养殖。拼着一股钻劲,李二红迅速掌握了养殖技术,当年盈利1万多元。
当李二红卯足力气,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大干一场时,却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病刚好,还有化疗后遗症,养鸡那么累,身子能抗住吗?”面对妻子的质疑李二红无言以对。
一筹莫展之际,乡里组织的藤编技能培训为李二红的“振兴”计划带来了转机。通过培训,李二红发现户外藤编前期投入小,工艺难度低、上手快,完全可以拉起一支队伍自己干。
在村委的帮助下,李二红四处筹集资金,搭建了近300平方米的厂房,成为一名户外产业经纪人。在他的带领下,张付楼村50余名农户在其外协加工点务工,平均每人每天工资近50元。经过一年多的运作,李二红不仅还清了借款,还购置了一辆小货车。“有了它,交货、进货方便哩很!”
老王岗乡孙坡村户外加工外协点
胡研研的梦想
高中毕业后,南下打过工,开过小超市,干过粮食经纪人,作为不甘平凡、不甘寂寞的80后,87年出生的胡研研年龄虽然不大,经历却很丰富。
丰富的个人经历,总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提供帮助。在南方打工期间,胡研研在户外企业做过工,对企业运作、前景有初步了解。2016年底,首批落户平舆县的户外休闲企业筹划建设村级外协加工点。在其他人还在持观望态度时,胡研研已经抢先看到了商机,入驻老王岗乡孙坡村扶贫厂房,成为全县首批户外产业经纪人。
户外休闲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料、设计、组装、打磨、编织,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工操作。加工点建成后,胡妍妍开始游说附近村民来到厂房编“小物件”,不硬性要求工作时间和地点,边做边学藤编手艺。工作时间灵活、工资发放及时,厂房里的“人气”越来越旺。
在厂房内设置儿童活动区,中午管一顿饭,空闲时间组织工人跳广场舞,细心的胡研研首创了很多“小妙招”,陆续在全县扶贫车间内推广。谁家里遇到困难,胡研研总会热心地提供帮助。胡研研说:“都是乡里乡亲,还有很贫困户、残疾人,咱能帮一把是一把。”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胡研研管理的外协加工点扩展到5个,不仅覆盖了“邻居”甘港村,还把产业带回了“娘家”汝南县南余店乡。胡研研还计划承接帐篷、遮阳伞项目,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前期投入比较大,但收益比较高,带动能力更强。”(王昆明 严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