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抗击疫情中,社区防控阵地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沉干部严密排查、社区民警维持治安、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坚守岗位……通过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有效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在疫情防控中,人们切身感受到基层治理的重要性。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基础。2019年,我国县域经济总量已达到全国的四成。“综合实力百强县”以占全国约2%的地域面积和7%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约10%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基层积极主动探索,形成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许多经验上升为制度成果,推动我国改革发展蹄疾步稳向前进,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了基础。
基层治理状况直接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一方面,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最终都离不开基层“最后一公里”的落实。另一方面,基层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落实、创新性执行各项政策措施,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比如,贵州威宁在扶贫工作中探索精准识别“四看法”,符合实际、形象直观、便于操作,既获得群众认可,也增强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浙江诸暨枫桥镇顺应时代发展,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基层治理有力有效,能够助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平安幸福;基层运转通畅顺畅,能够用一根根“针”穿起“千条线”,绣出“中国之治”锦绣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为基层治理舒筋通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拓展基层“施展拳脚”的空间;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激发基层社会的活力;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解放基层干部的手脚;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基层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系列政策措施化解“难点”、打通“堵点”,优化流程、提升质量,让基层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小康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性、增强主动性、释放创造性。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有所放缓等因素影响,夯实基层治理的经济基础、确保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要求更为紧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越是情况复杂,越要保基层运转、强基层治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是加固群防群治防线的关键,是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固本之举,也是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兜底之举。
党中央强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彰显了底线思维与风险意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补足基层运转的“钱袋子”、明确相关机构职责边界,“把钱花在刀刃上”,将为基层治理加油添力,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18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