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一场以“我们的幸福河”为主题的黄河探访行动,在有“黄河小三亚”之称巩义天河湾拉开序幕。河南省委网信办和郑州市委网信办召集40多名网媒记者和自媒体达人,计划用三个月的时间行走报道黄河。启动大会之所以选择在巩义,因为这里是河洛文化的中心区,除了杜甫故里、康百万庄园、宋陵、石窟寺等一系列有着浓厚河洛积淀的人文景区,新发现的双槐树遗址更被专家称为消失的河洛古国。问题来了,巩义凭什么会孕育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民族之魂和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优异的理工科成绩 掩盖住了巩义的文气
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郑州市委网信办主任卢士海说,我们要用脚步丈量黄河,用镜头记录黄河。
末了,他高声呼吁:拜托大家用手中的如椽巨笔声情并茂的讲好“黄河故事”,尽情描绘出黄河岸边婀娜动人的“杨柳新枝”!
说罢,他对着台下的媒体人们深深鞠了一躬。
他的背后、舞台的背景板上是一行这样的字:黄河,我们的幸福河。
郑州市委网信办主任卢士海
这由河南省委网信办指导,郑州市委网信办主办的“我们的幸福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网络主题活动”启动仪式。
河南省委网信办、郑州市委网信办、巩义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和40余家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出席了活动。
从启动仪式开始,为期三个月。
保护黄河,还要追溯到去年。从八月开始,习近平一年走遍了沿黄六省区,对黄河保护与治理提出明确要求。
九月,他来到河南,视察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了解沿黄地区生态保情况。在第二天的大会上,他特别强调,要讲好“黄河故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对于河南来说,这点很重要。
河南段在沿黄九省区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这次“幸福河”活动,就是河南对黄河文明的一次探索。
启动仪式设在了巩义,说起来也是实至名归。
这座夹在洛阳和郑州间的小城,创造出最原始的河洛文化,是华夏人的祖地。
郑州是沿黄最大的城市之一,巩义作为其县级市,有责任把深挖黄河。
舞台的后面,是一片绿意葱茏的小山。站上山顶,向北眺望,就能看见黄河静静东流。
在导航上,巩义离郑州只有四五十公里,沿着连霍一路飞驰,路程不需一小时。
沿途的风景十分美妙,北边隔着层层叠叠的丘陵,黄河的身影偶尔在阙口处一闪而过。
“巩固不拔,山河四塞”,正是巩义名字的来源。
它是河南经济最富有的一个县,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2年位居河南省县域首位,13届跻身全国百强县。
也正因为它的经济状况,让人们都忽略了它也是文化大市。
在与会的媒体人中,我就看到一个负责直播的姑娘,目光锁定在她手里捏着的几页a4纸——上面写着巩义的历史和文化。
你看,即便是媒体人,在现场走访前,依然要做很多案头工作,更遑论普通游客。
也正是这样,但在某种程度上,巩义被“符号化”了,容易让人忘了它最有价值的东西——河洛文化。
中华文化中太极、周易、风水源头皆在洛水之畔
河洛这俩字,看字面意思,说的是黄河和洛河。
洛阳虽然占尽了十三朝古都的王气,但受到河洛恩泽最多的却是它东边的巩义。
不信的话,你大可以打开地图,看看巩义的人文景点是不是都沿着这两条河分布。
有人说巩义风水好。北边是邙山,南边是嵩山,一个是卧着龙脉,一个三教圣山。两条河在市北边的神都山下交汇。
汇流处东南边两公里,就是被称作“河洛古国”的双槐树遗址。
它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传说,七八千年前,伏羲氏在河洛汇流处查看民情,黄河和洛水交汇出的“水太极”图案给了他启发,由是推演出八卦。
河洛汇流处清浊肉眼可辨
自此以后,中华文化中的太极、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后来佛教东传,在北魏皇室的主持下,笃信佛教的能工巧匠把西天佛陀的微笑凿在了伊河北岸的大力山上。
虽然这座石窟寺名气不大,但精美程度和宝藏程度不亚于龙门石窟。随行导游十分笃定地告诉我们:俺们比龙门早开凿10年。
再到唐朝,与石窟寺隔河相对,诗圣杜甫诞生于笔架山下的一孔窑洞里。
二百年后,北宋的官家赵匡胤迫于压力,放弃迁都洛阳。在从洛阳返回东京的途中,他怅然四顾,决定选择紧临洛阳的巩县为他百年后的安身之地。
在他之后,其他的6位赵官家、22位皇后,和上千个皇室家族成员及王公勋臣,也都安葬在了这片风水宝地里。
在开封你已经无法领略大宋的繁花似锦,在巩义你却可以看到大宋的千古遗恨。
明末,伊洛河的西边,出现了一个康姓大家族,他们做生意起家,不但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还整整富了十三代人。
他们家留下的大宅子康百万庄园,比乔家大院大15倍。
深挖河洛文化比开发更重要
说起来,巩义也知道自己手里握着一把好牌,尤其在工业掣肘之后,大力治理起环境。
政府猛砸了53.9 亿,要把城区及周边河流、山区生态抓一抓。在看得到的地方,都要有点绿。
同时,巩义也隐约意识到了,文旅并不只是青山绿水那么简单。
杜甫故里诗歌节截止到去年已经办了五届
巩义非常使劲儿,想打好杜甫这张文化牌。迎宾路两边竖着牌子,随处可见杜诗。
可是,巩义似乎没明白一个问题,它的在地文化需要梳理,要做到串成线、连成面、形成片。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深挖河洛文化。也只有河洛文化,才可以串联起巩义所有的人文景点。
河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在儒学变革过程中,洛学兴起,理学形成,也是根植于河洛。
受河洛文化影响的人,大多具有很深的家国情怀。
开元三载,年仅四岁的杜甫和他爹一起去郾城,围观了老艺术家公孙大娘舞剑。后来他又去洛阳,结交了皇家乐队首席李龟年。
少年的经历让他内心格局无限变大,以至于晚年认识到了世界的丑恶后,却还愿意爱着它,还愿意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
这是河洛文化赐予他的格局。
同样拥有格局的还有河洛康家。康百万庄园的每道门,几乎都有家训似的门楣或对联,主旨都是教导子孙做人要讲义气、讲诚信,心思要正。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四个字是“洛作智水”。
“洛”指洛水,智慧的象征
“水”是康家经商的重要载体
导游是这样解说的:当年康家就是靠漕运起家、兴家,到发家,经营盐业、粮食、棉花、布匹的,所以“洛作智水”就寓意康家明理通达,生意像洛河水一样源远流长。
康家的生意从一开始在洛河边开客栈,到后来捕鱼、做酒、漕运,家族才百年不衰,直到后来的衰落,也是因为洛河和黄河。
同时,河洛也给予了康家精神滋养。他家还有一块留余匾非常有意思。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留余匾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留余,凡事留有余地,不能只想着自己。
如果你能去庄园里走一圈,你会发现他家好多匾额都是乡邻捐赠的,大多是对他们回馈桑梓的赞誉。
第十八代家主康子昭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把阖家财产捐出,用以抗日,康家的神话就此落幕。
1937年秋,国民党少将叶金饶在石窟寺题词
“边城烽火急,壮士应催鞭”
离巩义石窟不足一公里的南河渡,还出了一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她曾亲自率领剧社义演,所筹款项买了一台战斗机,捐赠给赴朝作战的志愿军。
豫记曾经写过很多篇关于巩义的稿子。但也就这次,顶着太阳徒步一公里去看河洛汇流后,我才真的把巩义串了起来。
如果能把杜甫文化和河洛文化、康百万庄园、宋陵文化、石窟文化等巩义在地文化资源系统盘点,说不定能找到巩义文旅融合的下一个发力点。
于巩义而言,对于河洛文化的深度挖掘,真的比开发更为急迫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