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站首页 > 教育 > 大学 > 正文

【美文】播撒爱心 收获幸福——记来自河大的真情

2018-06-05 10:31:33  作者:  来源:中华网河南  参与评论()人

就这样,张老师发起的这一支教活动,成了我们山区孩子年年的期待,由他创建的河南大学母亲助学金志愿团、天津外国语大学雷锋支教团也与我们这儿结下了不解之缘。5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支教活动异常成功,得到社会各方面的一致好评。每次支教结束时,孩子们都和支教老师难舍难分,连我们老师和家长也不免伤感落泪。至今,来支教过的50余名学生,大多还与我们师生还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张老师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帮助山区的孩子,除了助学、支教、捐赠体育器材,他又发起了乡村小学图书室的建设,希望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扩大他们的视野。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帮助山区孩子的机会,就在2015年暑假,张老师又成功策划了“山区孩子城市梦之旅”的活动,让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也体验了城市孩子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同时,也让孩子们在河南大学的良好文化氛围中初步了解了大学,帮他们树立了远大理想。这次活动对孩子们的触动很大,很多孩子在活动之后,都萌生了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上大学的想法。而且文学阅读与城市之旅的结合,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多名孩子的“城市之旅”游记在报刊发表,在我们这个村办小学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尽管如此,我们山区孩子带给张老师的也不都是好消息,有时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张老师又有受助学生辍学了,原因不仅是贫困,还有部分农村家庭对教育的不重视。个别学生家长由于对母亲助学金的认识不够,不仅不懂感恩,还开口索要更多资助,并声称张老师是受国家资助拿着工资来做助学的,他们的不合理要求给助学工作带来了困扰,面对这一切张老师虽然感到无奈,但他一直表示理解,并耐心劝说,而他助学的决心从未因此动摇,反而不断了解农村,进一步寻找更好的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张老师恳切地说,大家的付出不求回报,只希望能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得到帮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哪怕只有一点点,大家都会欣慰,这也是他多年坚持助学,且助学行为一直这么低调进行的原因。

张老师依旧在寻求如何能更好更有效的帮助山区孩子的途径。在越来越深的交往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张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力上的帮助,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力量,他的无私奉献,他的锲而不舍,他对公益的热衷,他对农村的关注,无不深刻的打动着我们,走出职业倦怠,躬身教育事业。在配合与支持他工作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张老师在助学路上艰辛,他投入的不仅是金钱和旅途劳碌,更多的是时间和精力,他不仅要考虑如何把钱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还要考虑如何有效发挥作用,包括采取什么形式帮助学生才能避免伤及他们的自尊。山区来回一趟就要一周,很多资助人根本没有假期前来,因此,这些都需要他一人去运作。这条看似铺满鲜花的路上实则也有着无法预知的泥泞和荆棘,但张老师却走得无怨无悔,看到他一个外省人,一个外校老师这样,我们工作中的磕磕碰碰算什么,又能有什么理由放弃梦想和努力呢?我们反而更应该积极参与张老师的助学工作,为山区孩子的茁壮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很自豪,作为合作教师和前线志愿者,自己也正走在公益的大路上,成为这个公益团体的一员。在我看来,张老师的母亲助学金就像是一盏集聚了众多正能量的灯,自内而外散发着光和热,让接近她的人,不管是付出的还是收获的,都会感到温暖和幸福!这份来自河大的真情,跨越了数百公里,在我们这个乡村小学生根、发芽,并将最终茁壮。(作者为南召县中王庙村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王一行)
2017年世界华人文明交流经典案例征集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新闻热线/内容合作/媒体支持:0371-56279388
商务(广告)合作:0371-56279366
联系邮箱:798334716@qq.com

中华网简介| 河南频道简介| 广告投放| 联系我们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23641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