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站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浙大校友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传递“七七情怀”

2017-09-20 10:13:41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刚结束军训的2017级新生们,该如何度过大学时光?读大学究竟能收获什么呢?近日,浙江大学邀请了四位七七级校友作为“老生”代表,与新生们分享了他们学习生活的故事与收获,传递跨越40年风雨的“七七情怀”。

方柏山:浙大求学经历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高考和浙大求学的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回望来时路,化工系七七级校友、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方柏山这样感慨。

1974年高中毕业后,方柏山作为回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到老家当起了农民。1977年国庆节听到可能要恢复高考的传闻,“那时候刚好遇上秋收秋种,时间真的很紧张”,方柏山回忆道。白天劳动,晚上挑灯夜读。曾经就读的高中还义务在学校的大礼堂开办高考辅导讲座,凭着一定要考上大学的坚定信念,方柏山熬过了那段艰难时光。

1978年3月,方柏山进入浙大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七七班学习。“清晨在玉泉校区八舍前的马路上做广播操,我班同学自觉坚持了三年多。这虽然是小事,但反映了我们班同学心齐,有凝聚力,有集体荣誉感。”

学业上,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方柏山和同学们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总是超额完成学习任务。“老师更是使出看家本领来教我们。老师们认真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当年老师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多年后当方柏山自己站在了三尺讲台之上,依然觉得很受用。“老师的言行举止中无不渗透着求是精神,激励着我们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对我而言,浙大的求学经历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施建基:带着精气神儿走世界

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施建基高兴坏了:“从高中起,我就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写工人的生活。”

白天,他骑车穿梭在拱宸桥附近的大街小巷投递报刊信件。总算挤出几个晚上,灌满浓茶、打起精神,骑车回母校学军中学听几场高考指导讲座。这几乎就是他全部的“高考复习”了。

后来,他进入了在文二路的中文系校园。他们惜时如金,在食堂排队打饭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拿着小本子在背英语单词;严冬时节,手上长了冻疮,就拿蜡盆来泡,一边还不忘看书背英语单词;到了夏天,就跑去黄龙洞洞口集体复习,晨到夜离,日复一日,成了黄龙洞特殊的一景;外语读物紧缺,他们就轮流传阅。

中文系校友施建基的老照片(如图所示)

“人一定要有梦想,有精气神儿。我觉得七七级最难能可贵的是,不怕困难,不怕失去,不怕从头开始。所有人都很拼,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个精气神儿,是难以复制的精神财富,贯穿了几乎整个七七级,也贯穿一生。”

无论身处何方,施建基一直很感激浙江大学对他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今已弃教从商的他也一直念着母校的好,想着用各种方式要回报母校、激励新人。作为蒙特利尔的浙大校友会会长,在浙江大学建校110周年纪念的时候,他为北美浙大校友会执笔《校友之歌》的作词。至今,这首歌仍在全球校友间广为传唱,“我们相望天南海北,期盼重逢再见;我们相守风云岁月,共传薪火百年。”

周洪兴:因为母校,我之为我

2017年世界华人文明交流经典案例征集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新闻热线/内容合作/媒体支持:0371-56279388
商务(广告)合作:0371-56279366
联系邮箱:798334716@qq.com

中华网简介| 河南频道简介| 广告投放| 联系我们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236413660